近日,“气候变化背景下海岸带地区水力帷幕对减少与控制咸水入侵、风暴潮风险及富营养化的评价项目”第二次工作会在天津召开。来自丹麦地质调查局、巴西伯南布哥大学、中国地调局天津中心、南京大学、天津师范大学的专家学者参加会议。
该项目是中国地质调查局和丹麦地质调查局于2012年9月签署的国际合作项目,由中国地调局天津中心承担,项目主要对水文地质编图、地下水监测、地下水模型、地下水保护等方面进行合作研究。
项目第一次工作会议于2013年6月在丹麦召开。本次工作会议以海(咸)水入侵的调查和监测技术、海(咸)水入侵的模拟预报以及防止海(咸)水入侵的治理措施作为主要研究内容。会上,天津中心主要技术人员对莱州湾的地形地貌特征、水文地质条件、项目研究进展、地下水监测结果、物探解译成果和海(咸)水入侵模拟预报结果等进行了详细介绍。丹麦地质调查局技术人员介绍了丹麦水文地质条件、丹麦法尔斯特岛海水入侵数值模拟模型以及丹麦防止海水入侵的主要工程措施等。巴西伯南布哥大学教授针对巴西海(咸)水入侵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汇报。中丹双方技术人员就地下水管理、开发利用、海(咸)水入侵等有关研究内容进行了充分讨论,确定了下一步工作的重点。
丹麦地调局技术人员在会后考察了山东省潍坊市沿海地区,对潍坊市淡水开采漏斗、咸淡水界面、地下水分层监测点、废水及生活垃圾处理厂、昌乐火山和山旺国家地质公园等进行了参观考察。
通过本次会议交流和考察,中丹双方对项目的工作情况有了更深入具体的了解,双方提出了进一步的合作的意向。
潍坊市淡水开采漏斗区考察
参观昌乐火山地质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