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与越南河内矿业地质大学(Hanoi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Geology)联合举办的第二届“东南亚中南半岛及中国西南邻区地质矿产国际研讨会”(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Geology and Mineral Resources in Indochina and Neighboring Southwest China)于2013年11月12-15日在越南河内成功召开。来自中国、越南、柬埔寨Mekong矿业公司等约60多位代表参加了会议。成都中心丁俊主任等6人参会作学术交流。
本次会议是在2009年8月在成都召开的首届“东南亚中南半岛及中国西南邻区地质矿产国际研讨会”的基础上召开的,会议广泛并深入地交流和研讨了中南半岛及中国邻区过去4年来地学研究所取得的重要进展和成果,学术报告包括区域地质矿产分布规律、老挝-越南长山成矿带铁铜金成矿作用、柬埔寨金矿成矿作用、滇中元古界IOCG型铁铜矿床成矿系统、红河断裂带铁矿类型、越北豪山锡矿床、越东北金矿带的构造控制、昆嵩高原装饰石材、矿产资源GIS评价、越北斋江穹隆新元古代地层、印支地块与华南地块之间的结合带、哀牢山-红河左行剪切带的时限、数字地质模型在地质研究中的应用、越东北岩溶地下水、红河三角洲冲积物、滑坡灾害的定量分析等。
为了落实中国地质调查局与越南地质矿产总局签署的地质矿产领域合作谅解备忘录,会议期间,丁俊主任与越南地质矿产总局副总局长杜景阳等举行了会谈,经过会谈,双方愿意在中越邻区相同构造带的地质矿产研究、跨境地质编图、深部找矿、与中国的地质博物馆交换岩矿标本等方面开展合作。双方表示,条件具备时,可通过申请研究项目等方式开展合作。
11月15日,丁俊主任与河内矿业地质大学陈庭建(Tran Dinh Kien)校长、陈清海(Tran Thanh Hai)副校长等举行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合作交流的会谈。双方同意在越南北部与中国邻区的地质矿产、岩矿测试技术、人才培养等方面加强合作。确定了哀牢山-红河-马江构造带、斋江穹隆、安州盆地、老挝-越南长山成矿带的地质构造和矿产作为双方合作的重点区带,各区带的双方项目研究人员对接,组成联合研究组,尽快制定2014-2015年合作研究方案,实施实质性的合作研究,争取形成有国际影响力的成果,于2015或2016年召开研究区域的国际研讨会;待条件成熟时,双方联合申请中国或越南的科研项目。成都地质调查中心愿意为河内矿业地质大学实验室的建设和实验技术人材培训提供技术支持;并继续开展硕士、博士研究生培养方面的合作。
此次研讨会的圆满召开,不但深入地交流了中南半岛及中国邻区的地学研究进展和成果,而且将极大地促进中越双方地学研究的深度合作,提升区域地学研究水平。

成都中心丁俊主任作开幕式致辞

研讨会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