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1月13日 星期三

首页 > 新闻类 > 国际合作

中蒙边界重要成矿带1∶100万成矿规律图编制与研究成果获优秀

来源:中国地调局天津中心 作者:付超 李俊建 唐文龙 发布时间:2013-08-07

近日,中国地调局天津中心承担的“中蒙边界重要成矿带1∶100万成矿规律图编制与研究”国际合作项目顺利通过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的项目成果评审,并获优秀。该项目在全面收集中蒙边界地区基础地质矿产资料基础上,通过中蒙地质学家精诚合作、野外考察和室内综合研究相结合的方式,采用统一的技术标准编制完成中蒙边界地区1∶100万系列地质图件,该成果对中蒙边界地区基础地质研究和矿产勘查工作均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和应用意义。取得主要成果如下:

一、中蒙边界地区1∶100万地质图、建造构造图和成矿规律图首次实现无缝对接,为在两国边界地区开展地层、构造、岩浆岩对比研究和成矿区带划奠定了基础。

二、边界地区构造演化获得新发现。提出阿拉善地块为亲兴蒙造山系陆块群的微陆块、东蒙古断裂与迭布斯格断裂为同一条断裂的新认识,东蒙古断裂在南蒙古国界线上的起点划分向东移了约50千米。

三、中蒙边界地区构造单元研究的取得新认识。对中蒙边界地区提出了新的构造单元划分方案,划分出两个Ⅰ级、15个Ⅱ级、30个Ⅲ级和71个Ⅳ级构造单元,并阐述了其构造特征及其演化。

四、矿床学研究测得一批新数据。采用SHRIMP锆石U-Pb法、黑钨矿Sm-Nd等时线法、绢云母和石英的40Ar-39Ar法和辉钼矿Re-Os法等测年技术方法,测得沙麦钨矿、奥尤特铜矿、欧布拉格铜金矿、朱拉扎嘎金矿、Chuluun horoot钨钼矿等18处矿床的精确成矿年龄,丰富了成矿学理论的研究内容。

五、成矿规律研究取得新进展。针对中蒙边界地区成矿区带,划分出了5个Ⅱ级成矿省、16个Ⅲ级成矿带和34个Ⅳ级成矿亚带,分属于古亚洲成矿域和滨太平洋成矿域,并总结了区内重要成矿带、成矿亚带的区域成矿规律。

基于编图和对比研究成果,在边界地区中国境内提出矿产勘查工作部署建议37项、在蒙古境内筛选出金、铜、铅锌、铁、铀、萤石、磷、稀有稀土等矿种可供勘查与开发的矿床、矿点和找矿远景区28处,为边界地区的矿产勘查工作指明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