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1月13日 星期三

首页 > 新闻类 > 国际合作

中国地调局地科院水环所与德国哥廷根大学开展学术交流

来源:中国地调局地科院水环所 作者:杨振京 发布时间:2013-06-14

近日,受德国哥廷根大学孢粉与气候动力学系系主任、哥廷根大学植物科学研究所所长赫尔曼教授邀请,中国地调局地科院水环所第四纪地质与环境研究室杨振京研究员赴德国哥廷根大学开展学术交流。

杨振京研究员到德国西北部不莱梅地区进行野外考察,调研了当地地貌和植被,重点调查以云杉和桦为主的针阔混交林植被。参观了孢粉实验室、地质博物馆、植物园,作为列席专家参加了地质系古生物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并在孢粉与气候动力学系为广大师生作了题为“2000年来新疆中部历史时期植物种类与植被动态古生物学研究”(Paleontological Research on the Diversity of Plant Species and Succession of Vegetation in Historical Periods in Central Xinjiang Region During the Last 2000 Years) 专题报告,就孢粉学与全球变化及其相关领域研究进行座谈。关于水环所孢粉实验室与哥廷根大学孢粉实验室在国际科研项目合作、年轻学者互访和研究生交互培养方面进行了磋商。

杨振京还参观访问了波斯坦大学魏格纳极地与海洋研究所(AWI)、德国地质中心(GFZ),考察了孢粉和粒度分析实验室、样品库和样品处理工作室、爱因斯坦纪念馆,与师生就全球变化研究领域研究进展进行座谈,双方就相关研究领域的合作以及第四纪与全球变化学科研究生联合培养,学术交流进行了深入探讨。

通过本次学术访问交流,学习了德国在孢粉学与全球变化研究领域新理论和研究方法,孢粉、粒度分析实验室先进管理和分析测试方法,对水环所孢粉学与全球变化学科建设、孢粉实验室管理和分析测试技术改进具有重大借鉴意义。同时展示了水环所在孢粉学与环境演变研究方面新成果、特别是在大气孢粉学研究及环境监测方面新进展,以及孢粉形态学教学新方法,并介绍了水环所即将出版的《孢粉分析简明教程》一书,促进了双方在孢粉学与全球变化研究领域的合作与交流。

 

 

 

 

 

 

 

 

 

 

 

 

 

 

 

 

 

 

 

考察孢粉实验室与粒度分析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