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国地调局天津中心承担的中蒙边界地区1∶100万系列地质图件编制及相关地质问题研究项目取得重要成果。天津中心编制完成了中蒙边界地区1∶100万地质图、构造图和矿产分布图,并将其顺利交接至蒙古地质调查局。该成果在中蒙边界地区近百年来地质矿产研究历史上首次实现了中蒙边界地区109个地层单位、111个侵入岩体,119条断裂的无缝对接,填补了两国边界地区1∶100万地层、构造、岩浆岩带和成矿区带划分与对比及系列地质图件接图的空白,综合反映了中蒙边界地区2220处矿产地的类型、规模及最新的成矿区带划分成果,对中蒙边界地区基础地质研究和矿产勘查工作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和应用意义。
该项目是为落实中国地质调查局和蒙古矿产资源管理局签署的第一份中蒙政府间地学领域合作协议而设立的,是中蒙双方在地质矿产领域合作研究的典范。该项成果由地调局天津地调中心、发展研究中心、蒙古矿产资源管理局地质研究部和地质信息中心的几十位地质矿产专家合作研究完成。天津地调中心大量收集整理和充分利用了中蒙两国1∶20万和部分1∶5万地质调查资料,与蒙古地质调查机构合作开展野外调研,汇总研究了新取得的大量高精度同位素年龄资料,经精心研究编制完成。
3月29日,中蒙双方在蒙古乌兰巴托市进行了成果交接仪式,蒙古矿产资源管理局副局长D. Uuriintuya、蒙古地质调查局局长D. Bold、天津中心总工程师苗培森以及中蒙合作项目组主要成员及相关地质专家共30余人参加交接仪式。
在中蒙双方签署的会谈纪要中,蒙方对由中方汇总完成的中蒙边界地区1∶100万地质图件给予高度评价。鉴于该项目所取得的重大成果,蒙古矿产资源和能源部授予该项目中方负责人李俊建研究员、蒙方负责人Tomotogoo院士和D. Orolmaa 教授在蒙古七十年地质工作中对蒙古地质矿产工作所做出突出贡献的荣誉勋章。
中蒙边界地区1∶100万地质图件交接仪式
中蒙双方代表会谈
中蒙双方代表签署并交换合作项目及成果交接会议纪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