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资源所承担,新疆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参与的“中俄蒙合作阿尔泰成矿带成矿作用与成矿规律对比研究”项目日前顺利通过了中国地质调查局科技外事部组织的结题验收,并被评为优秀级。
“中俄蒙合作阿尔泰成矿带成矿作用与成矿规律对比研究”是中国地质调查局计划项目《中国大陆周边地区主要成矿带成矿规律对比及潜力评价》的工作项目之一,项目组以野外地质调查为基础,收集整理了大量的研究成果资料,建立了中俄蒙阿尔泰成矿带矿产地数据库,编制了基于GIS的1:100万阿尔泰成矿规律图。总结划分阿尔泰成矿带3个二级、7个三级构造和成矿单元,划分了主要矿床类型,认为成矿时代主要集中在古生代,其次在中生代。总结完善了20个铜、铅、锌、钨、钼、锡、铁、金、银、锑、钴、镍、砷、汞和稀有金属矿床的成矿模型,以及阿尔泰VHMS多金属矿床区域成矿模型和部分找矿模型等,在新疆、俄罗斯和蒙古阿尔泰地区初步圈定了四个找矿远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