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1月13日 星期三

首页 > 新闻类 > 国际合作

美国地调局专家访问发展研究中心并进行学术交流

来源:发展研究中心 作者:刘佳 发布时间:2012-07-09

    7月3日-24日,美国地质调查局西部中心斑岩铜矿专家Steve Ludington教授和构造地质专家Keith Howard教授应邀访问发展研究中心,共同开展国家国际科技合作专项“中美环太平洋成矿带成矿规律对比与资源评价技术研究”(以下简称“中美合作项目”)交流和野外考察工作。

    7月5日-6日,为推进项目合作,促进学术交流,发展研究中心专门举办“中美合作项目专家学术讲座”,Steve Ludington教授、Keith Howard教授、南京地调中心毛建仁研究员、沈阳地调中心张允平研究员、发展研究中心邱瑞照研究员等分别作了讲座,内容涉及非俯冲斑岩型铜矿床——亚洲和北美对比、美国西部构造核杂岩、东亚斑岩铜矿评价、富钼斑岩研究进展、华南中生代岩浆活动特征、东北中生代大地构造格局主要特征、中国大陆及邻区新生代以来右旋运动特征及效应等,发展研究中心地质工作战略研究部、境外地质矿产研究部及管理部门等20余人聆听了讲座,并围绕有关热点问题与专家进行了讨论。

    此次访问,中美专家将组成联合考察组,根据项目任务,对小兴安岭团结沟金矿、翠宏山铅锌铜矿、鹿鸣钼矿,辽东五龙金矿、青城子铅锌矿、金矿,辽西排山楼金矿、兰家沟钼矿,以及内蒙古赤峰大井的银-铜矿、敖伦花斑岩钼铜矿等矿床进行考察,在考察过程中还将访问沈阳地质矿产研究所、黑龙江省地质矿产局等单位。考察结束后将在北京就下一步工作进行探讨。

    环太平洋成矿带涉及的国家多、资源丰富,是地学理论和技术实践的重要平台,从中总结出的规律对于促进我国国内找矿勘查和引导中国企业“走出去”具有重要意义。

 与会人员合影

 参观中国地质调查局成果展厅

 举办中美合作项目专家学术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