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5月4日—9日,中(南)亚国际地质合作项目研讨会议在西安召开。会议由西安地调中心组织,来自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中国地质调查局、紫金矿业集团等十个单位的53位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
此次研讨会的主要内容是对近年来中亚国际合作所取得的研究进展与成果进行讨论和总结,并以特提斯构造域与古亚洲构造域地质过程与成矿作用对比研究为主线,开展跨境巨型构造带对比,重要成矿带优势矿产资源成矿地质背景、典型矿床成矿模型以及境外资源潜力技术方法等领域的研讨。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进一步合作的事宜。
本次会议展示了西安地调中心中亚合作项目的阶段性成果,突出了吉尔吉斯斯坦优势矿产资源地球化学潜力评价以及塔吉克斯坦帕米尔地区地球化学调查的重要进展。合作单位做了重要成矿带成矿规律研究与优势矿产资源潜力分析、潜力评价分析技术及数据库建设等领域的报告。吉尔吉斯斯坦代表做了黑色页岩型金矿、中天山稀土矿典型矿床报告,塔吉克斯坦代表作了塔吉克斯坦地质矿产概况的报告。
会议期间,外方代表参观了金堆城钼矿,塔吉克斯坦代表团还参观了西安地调中心实验室。
会议通过多种形式的交流,增强了中外地质专家的友谊,为巩固、拓展与中亚地区之间地学领域的业务往来,建立中亚地质矿产研究领域平台,提供了支撑。也为国内外专家深入认识中亚地区成矿带地质背景及成矿规律,开展矿产资源潜力分析与评价,地学数据库建设等,提供了科学的指导方向。
参会代表认真翻阅会议资料听取专家报告
中外专家针对具体问题现场讨论
代表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