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1月13日 星期三

首页 > 新闻类 > 地调要闻

国土资源系统全力投入四川茂县特大滑坡抢险救灾

部启动二级地质灾害应急响应 姜大明孙绍骋研究部署抢险救灾 凌月明随国务院工作组赶到灾区

来源:中国国土资源报 作者:杨旋 赵蕾 发布时间:2017-06-26

图为6月25日茂县“6·24”特大山体滑坡灾害救援现场。吴晓康 摄

图为四川省省长尹力(左二)、国土资源部副部长凌月明(左三)在新磨村滑坡现场查看灾情。邓 甘 摄

茂县“6·24”特大山体滑坡灾情示意图

6月24日5时40分左右,四川省阿坝州茂县叠溪镇新磨村发生特大山体滑坡灾害,已造成93人失联。灾害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第一时间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全力组织搜救,尽力减少人员伤亡,并抓紧排查周边地质灾害隐患,尽快转移受威胁群众,防止次生灾害。获悉灾情后,国土资源部部长姜大明、部党组书记孙绍骋高度关注,研究部署落实好中央领导同志批示精神,多次电话联系四川,指导抢险救灾工作。国土资源部立即启动地质灾害三级应急响应,随后又提升为二级。国土资源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凌月明随国务院工作组当晚赶到灾区。

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24日早上8时,四川省国土资源厅厅长杨冬生、副厅长蒋俊带队,和地质专家一行奔赴茂县,立即开展现场踏勘,协助和指导当地政府开展抢险救援工作。同时,省地矿局、省冶金地勘局等单位派出30多名专业技术人员,赶赴地质灾害现场。

武警黄金三总队第一时间做出应急响应,派出8人先遣小组,于中午1时30分左右赶到灾区现场。当晚,部应急办主要负责同志带领的工作组抵达茂县后,迅速进入工作状态,指导地方抢险救援工作。

中午2时50分,基于全国地质灾害调查数据库,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完成了四川省地质灾害易发县(市、区)茂县地质灾害隐患点调查评价报告等4套地质灾害调查成果报告和易发程序分区图,并送至国土资源部地质灾害应急办公室,指导灾区开展工作。

晚上10时,凌月明跟随国务院工作组踏勘现场,与四川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举行现场会议,指导抢险救灾工作。25日凌晨1时,凌月明召集部专家、四川省国土资源厅等部门领导专家,研究落实国务委员王勇重要指示精神,细化国土资源部门任务。一是成立专家组,由国土资源部地质灾害应急技术指导中心总工程师、国际滑坡协会主席殷跃平任组长,研究滑坡成因;二是对现场搜救工作加强技术指导,强化监测预警,确保不发生二次灾害;三是成立地质灾害隐患排查组,对新磨村周边类似地区,特别是松坪沟进行全面排查。在现场踏勘的基础上,专家组经过初步测算,此次滑坡方量巨大,约1800万立方米,滑坡体高差1250米,平面滑动距离2250米。

灾害发生后,四川省国土资源厅紧急召开全省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视频调度会,强调全省国土资源系统要以阿坝州茂县“6·24”特大山体滑坡灾害为警醒,打破常规思路,紧急行动起来,做到思想认识上更加重视、力量统筹上更加强化、工作措施上更加有力,各级国土资源部门要做到“一把手”亲自挂帅,无盲点、全覆盖地做好辖区内地质灾害隐患点排查工作。

据了解,截至6月25日上午,茂县已派出民兵398人对全县736处隐患点进行了巡排查,落实现场监测人员1472人对隐患点进行监测预警。同时,派出168人次采取地面调查、无人测绘、裂缝伸缩仪等专业调查方式,排查了灾害体后缘、侧缘、指挥部周边及松平波进山通道的地质灾害隐患。截至目前,排查范围内暂未发现有威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地质灾害隐患点。

四川茂县“6·24”特大山体滑坡灾害发生后,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发出《关于切实做好当前地质灾害防范工作的紧急通知》,要求各地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要密切关注近期强降雨影响范围和强度变化,绝不能放松警惕,严格按照当地政府的统一部署,与相关部门紧密配合,切实做好地质灾害防范工作。

阿坝州各县(市)国土资源局明确要求,执行双人双岗值班值守制度,进一步强化监测预警,确保地质灾害预警信息发送及时、发送到位;组织汛期驻守督导单位专家和技术人员到位,实行专群结合,动员乡、村各级再次对县域内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拉网式排查,重点对受地质灾害威胁或修建在斜坡、陡坡坡脚的单家独户、重点场镇、聚居点、相对集中安置点、旅游景区、寺庙、山区农家乐、农贸集市、电站水库、交通干道沿线及在建工程施工区、临时工棚周边和弃渣堆场进行全面排查,尤其要对隐蔽性较强、不易发现的高位崩塌、高位滑坡、新选址用地进行重点防控,并将新增隐患点纳入防灾预案实行动态监管,全力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结合近期降雨情况,危险地带、隐患点受威胁群众全面做到“提前避让、主动避让、预防避让”。

截至记者发稿时,武警黄金三总队先后多批次出动110名官兵,携带三维激光扫描仪1台、无人机2台和84套救援装备,对现场地质情况进行鉴定评估排查。四川省国土资源厅协调省核工业地质局、省地矿局等4家地勘单位56名专业人员在现场开展工作,并派出12人在抢险救援现场设立了专业观察哨6处,同时配备了2架专业无人机、2台三维激光扫描仪、2台专业大型GPS、14部便携式GPS等专业技术装备和其他物资,确保各项地质灾害应急工作顺利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