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两会上,全国政协常委、国土资源部副部长曹卫星建议,加强行业科技高端人才建设。他强调,创新驱动实质是人才驱动。
他呼吁,为应对世界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增强行业创新发展动力,迫切需要建设一支能够把握世界科技大势和发展方向、活跃在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国际学术前沿领域、直接支撑服务行业重大科技问题攻关、能够带动行业科技整体创新发展的高端人才队伍。为此,他建议——
要从保障方面加强支撑,推动行业高端人才建设政策落地。要明确财政预算相关政策。允许行业部门围绕行业科技发展需求,安排一定资金用于引进、培养和奖励高端科技创新人才。一要实施高端人才薪酬制度。将行业非盈利科研院所纳入高端人才工资体系;支持行业科研单位设立首席研究员、特聘研究员和客座研究员岗位,采取协议工资聘用高端人才;支持部分依托事业单位建设的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参照科研院所薪酬管理。二要完善收入分配激励制度。人社、财政、科技、审计等相关部门联合出台配套细则,允许行业科研单位在高端人才引进、培养、奖励、津贴、绩效中使用非盈利科研院所改革经费、基本科研业务费、科研项目间接经费、科技成果转化资金、社会基金等。
要从管理方面创新方式,吸引高端人才服务行业科技创新。一要建立学术团队制度(PI制)。支持高端人才根据承担的科研项目组建团队。行业科研单位赋予其人员安排、资源支配、技术路线决策自主权。二要依托科研平台培养人才。聘请高端人才担任行业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等科研平台负责人,吸引青年拔尖人才到行业博士后工作站开展科学研究,依托行业科研平台造就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科研团队。三要拓展方式用好高端人才。建立行业高端人才库,聘请高端人才担任行业科技专家委委员、学术委员会委员、重点实验室顾问等;设立短期研究岗位,吸引高端人才不转关系、不迁户口,到行业科研单位从事科学研究;采取合作协议、合作研究、交流互访、互聘客座人员等方式,支持国内外一流科研院所高端人才与行业科研团队联合创新。
要在人才评价方面完善指标,优化高端人才服务行业科技创新的环境。一要完善高端人才遴选指标体系。在“万人计划”等国家级人才计划和国家基地人才专项遴选指标体系中,增加解决行业重大需求、服务行业创新发展的指标和权重,提高行业科技创新人才入选国家级人才计划的比率。二要建立高端人才评价指标体系。支持高端人才根据科学规律,围绕前端创新和解决行业重大需求开展科研工作;按照高端人才科研性质、任职情况和行业特点分类评价,并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和退出机制。三要加强职业引导和荣誉激励。激发高端科技人才服务行业创新发展的职业兴趣和价值认同,增强高端人才围绕行业重大科技问题攻关、支撑服务行业创新发展的荣誉感和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