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纪念中国地质调查百年系列活动之一的全国地质环境监测系统科技创新研讨会在京召开。国土资源部党组成员、中国地质调查局党组书记、局长钟自然出席会议。中国地质调查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王研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传达了全国国土资源系统科技创新大会和中国地质调查科技创新大会暨纪念中国地质调查百年学术研讨会的精神,介绍了中国地质调查局水工环地质科技创新思路和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应急中心)“十三五”科技创新发展规划。
王研指出,我国地质环境监测工作的发展,不仅是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过程,也是基础理论不断丰富、技术方法不断革新的过程,科技创新是支撑引领地质环境调查监测工作发展的动力源泉。全国地质环境监测系统肩负着国家地质环境监测重任,必须认真贯彻落实国家要求和国土资源部部署,深度参与地质调查科技创新实施进程,采取有效措施,共同推动地质环境监测科技创新工作。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应急中心)作为全国地质环境监测系统的领头羊,在科技创新工作中要主动作为,充分发挥引领作用,重视和做好“十三五”科技创新规划,运用多种方式和手段,着力构建院与各省高效、顺畅、密切的协调联动机制。
会议指出,当前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地质环境监测系统要紧紧依托科技创新能力解决能源资源、环境、灾害和基础地质等方面的问题,服务国家中心工作,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充分体现地质环境监测工作的重要性和公益性。做好中央和地方的统筹工作,共同推进地质环境监测系统的科技创新与业务建设。
来自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应急中心)、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以及湖北省地质环境总站、河南省地质环境监测院、北京市地质环境监测总站、天津市地质环境监测总站的8位专家分别就滑坡治理、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地灾监测预警、矿山环境保护治理、地下水监测评价、地面沉降防控等进行了主题发言。
中国地质调查局机关相关部室、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应急中心)有关负责人、各省(市、自治区)地质环境监测总站(院、中心)负责人参加会议。
会议现场
钟自然出席会议
王研参观展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