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中国地质调查局党组成员、中国地质科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王小烈出席由我局和广西国土资源厅主办的“中国-东盟地学合作论坛”,并做题为“中国-东盟地学合作进展与展望”的主旨报告。本论坛是我局积极参与由国土资源部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联合主办“2016中国-东盟矿业合作论坛”系统活动之一,今年是“中国-东盟矿业合作论坛”自2010年举办以来的第7届,主题是“信息共享,合作共赢”。
王小烈的主旨报告总结了过去10年中国在地质调查领域与东盟合作的情况,双方在东盟+3矿业高官磋商机制(ASOMM+3)框架下,与东盟国家在地质调查能力建设、基础地质调查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合作,累计培训东盟地矿管理和技术人员超过400人次,已与东盟6个国家签署了地学合作谅解备忘录和合作项目协议,累计实施合作项目20余项,这些项目包括地质填图、地球化学填图、环境地质、水文地质调查和卫星遥感以及地质遗迹与地质公园等;并与老挝联合建立化学分析实验室,正在与柬埔寨合作建立化学分析实验室。
王小烈表示双方十年的合作奠定了中国-东盟在地学领域合作的坚实基础,搭乘“一带一路”共建倡议的东风,在全面打造中国-东盟“钻石十年”期间,中国地质调查局将重点围绕“东盟矿业合作第三阶段行动计划(AMCAPIII)”四方面战略领域,在东盟+3合作框架下,深化多边合作机制,打造“中国-东盟地学合作研究中心”合作平台,积极扩大双边合作,加大对东盟地质调查能力建设,增加人员培训数量和学位培养教育力度,加大数字化填图、地球化学填图、卫星遥感和地质公园等技术的推广,推动实施合作项目;为促进中国-东盟矿业合作,重点加大在中国-东盟地质矿产信息数据库共建共享方面的合作。
本次论坛上,王小烈代表我局向印度尼西亚地质调查局矿产资源煤炭与地热资源中心移交了双方第一个合作项目成果——“印尼苏曼答腊岛巴东地区地球化学图集和成果报告”、见证了我局武汉地调中心与印度尼西亚地质调查局矿产资源煤炭与地热资源中心签署两国开展“地球化学填图合作项目的技术协议”。来自局科外部、武汉地调中心、成都地调中心、物化探所、青岛海洋所、广州海洋局、水环所、岩溶所和地学文献中心的相关人员参加了论坛,广西国土资源厅、地勘局以及柬埔寨、老挝、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以及部分省国土资源厅、地勘局、矿业公司等,总计300多人参加了本次论坛。
王小烈出席中国-东盟地学合作论坛并做主旨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