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1月13日 星期三

首页 > 新闻类 > 地调要闻

矿业报:地调项目“地毯式”抽查战役打响

来源:中国矿业报 作者:张立 发布时间:2011-08-19

    质量工作,一直被地质工作者视为地质调查工作的生命线。

  8月16日,中国地质调查局召集六大区调中心、地科院的相关负责人,就质量监督检查工作做部署动员。

  “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的领导对野外工作质量越来越重视,社会对野外地质工作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该局有关负责人向记者透露,徐绍史部长、汪民副部长一直十分关注地质调查工作质量,并多次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国土资源各级管理部门和单位,加强质量监管,着实抓好野外地质工作质量,提高地质工作水平。

  正因为如此,中国地质调查局主动作为,今年将“加大项目抽查比例和数量,开展一次‘地毯式、轰炸式’的地调项目大抽查”。 

    抽查数量比往年有大幅提高

  其实,中国地质调查局始终把质量监督管理工作摆在重要的议事日程上,并持续不断地组织开展地调项目质量抽查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近几年来未发现严重的质量问题。

  “但面对目前地质调查项目数量激增、技术人员不足的现实,时刻抓好质量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该局副局长王研在动员会上表示,各单位一定要提高认识、高度重视、统筹协调、合理安排质量抽查工作,抽查工作要一丝不苟、严肃认真地开展。

  记者了解到,今年的抽查工作主要以地调局、大区项目办和地科院、项目承担单位三级抽查为主线,以野外施工质量抽查为重点,抽查内容主要是工作项目编写质量、原始资料质量、野外施工质量和工作进度、三级质量检查和以往检查发现问题整改情况等,同时兼顾检查项目承担单位质量管理运行情况。

  “在抽查形式上,有了新的变化。”该局副局长李金发向记者介绍,除了由局机关相关处室、各大区项目办、地科院项目办相关负责人或相关专业专家组成抽查组,分专业对各项目进行质量抽查外,今年增加了综合集中式抽查方式,将由局领导带队,针对重点成矿区带、整装勘查区、海保工程和重大科研项目进行集中抽查。

  不仅如此,抽查数量也有了大幅的提高。记者在该局的一份内部抽查计划中看到这样一组数据:今年共安排了327个抽查项目,其中局机关抽查119个项目,地区地调中心抽查218个项目,抽查数量比去年增加了135项,为去年的1.7倍。

    重大质量问题查处力度加大

  领导高度重视、增大抽查数量,变化抽查形式,主要目的还是为了能尽可能地发现问题,并加以改正,从而提高野外工作的质量。

  所以,中国地质调查局将“加大对重大质量问题的查处力度”作为今年开展抽查战役的“战略方针”,将“指导项目组如何改造,尽可能消除各种质量隐患,提高地质调查项目的质量”视为抽查战役的最终目的。

  针对在抽查工作中,若发现有弄虚作假、伪造资料,出现重大质量事故隐瞒不报等情况,王研副局长用“严字当头,一查到底,绝不姑息”来表明中国地质调查局的态度。他表示,届时,地调局将发布通报,视情节轻重,给予项目承担单位和质量问题直接责任人及项目负责人通报批评、限期整改、取消承担新开项目资格等处罚。

  “抽查工作不走过场,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整改情况必须跟踪,重大问题如实上报,应充分发挥专家在质量抽查工作中的业务指导作用。”李金发也同时表示,“各抽查单位对已完成的抽查项目,应及时整理抽查报告,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督促指导项目承担单位完成整改。各抽查单位在8月30日前、9月30日前及11月15日前,分3次向地调局总工室报送各项目抽查报告及抽查工作阶段总结报告。”

  “北方片区原则上在10月30日前完成,南方片区在12月15日前完成。”他还不忘提醒抽查单位,在安排抽查工作时,应尽可能将项目质量抽查、以往整改情况复查、进度检查、工作调研、重点地区考察、项目验收等工作统筹考虑,以减轻被检查单位负担。

  记者还从会议上了解到,中国地质调查局还将组织各大区中心和地科院开展一次原始资料的质量展评活动。另外,该局将努力实现质量监督管理常态化,完善体制机制。将进一步开展形式多样的质量监督活动,各级质量管理部门按比例抽查,关注对项目存在的问题督促整改。

  “将通过这次地毯式、轰炸式的大抽查等一系列行动,让地调项目的成果质量为党和人民所放心、社会满意。”中国地质调查局相关负责人在采访中不时向记者这样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