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1月13日 星期三

首页 > 新闻类 > 地调要闻

高锐研究员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来源:中国地质科学院 发布时间:2015-12-08
  近日,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公布2015年院士增选名单,地学领域新晋19名院士,我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高锐当选中科院院士。

  高锐研究员基本情况:

  高锐,男,满族,1950年05月出生,1981年毕业于长春地质学院应用地球物理专业,获工科硕士。1981年起至现今一直在中国地质科学院工作。现任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岩石圈研究中心研究员,主任,博士导师(2000);国土资源部深部探测与地球动力学重点实验室(筹)主任。

  主要研究领域:长期从事地球物理与深部构造研究。主要运用深地震反射剖面研究大陆岩石圈结构、构造与地球动力学,以及油气、矿产等资源和环境效应。调查足迹遍及青藏高原,中国东部(东北、华北、华南)、西部(塔里木、天山、祁连山、北山)等地。

  主要学术成就与贡献:在大陆岩石圈结构、构造与动力学领域的研究取得了系统性和创造性成果:

  1.发现了塔里木与西昆仑大陆岩石圈倾斜相接的地震反射构造,提出并命名青藏高原存在面对面(face to face)的陆陆碰撞新类型。

  2.发现高原腹地的羌塘地体巨厚地壳变薄、Moho面平坦的反射地震证据,揭示了印度板块向青藏高原腹地的俯冲行为。

  3.发现和提出高原北边界逆冲断裂(NBT)和龙日坝断裂是扬子地块西缘边界,从深部地壳结构约束了高原北部和东部的地壳边界。

  高锐不仅取得了上述系统性、创新性的成果,而且他和他的团队主持完成的深地震反射剖面超过7000km(全国总量约11900km),为使我国进入深反射地震世界大国作出了重要贡献,《Science》发表评述认为这些“深反射数据是出色的(Outstanding)”。院士主审组一致认为,高锐在深地震反射剖面与深部构造相关领域的研究建树颇多,尤其注重地震探测与地质构造结合,在利用地震探测研究青藏高原以及中国其他典型地区大陆岩石圈和地壳结构以及构造变形成因等问题作出了具有国际影响的创新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