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1月13日 星期三

首页 > 新闻类 > 地调要闻

激活地质调查事业智力引擎

——中国地质调查局杰出地质人才简介(三)

来源:中国国土资源报 发布时间:2015-11-16

王登红
 
  创新区域成矿规律与系列研究

  王登红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稀有稀土贵金属研究室主任

  主要从事矿产地质工作,重点研究区域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成矿系列与成矿体系、地幔柱与成矿、块状硫化物矿床、伟晶岩矿床与造山作用、铂族元素矿床、南岭区域成矿规律、三稀矿产资源战略等基础科学问题。

  通过对新疆阿勒泰成矿带各类矿床及成矿地质环境的研究,总结了区域成矿规律,建立了区域矿床成矿系列及成矿演化的区域成矿谱系,为指导找矿提供了重要依据。

  主持完成了我国新生代成矿作用的研究。在深入研究广东三水盆地、三江成矿带等地新生代矿床及成矿规律的基础上,首次系统地研究总结了全国新生代成矿作用,编制了成矿系列图。

  在完成国土资源部“中国成矿体系及区域成矿评价”重大综合研究项目中,为建立与完善全国的矿床成矿系列及大陆成矿体系起到了重要作用,在建立矿床成矿系列组等方面取得创新成果。这是我国区域矿床研究领域的重大成果。

  参与主持了“全国重要矿产和区域成矿规律”项目的研究工作,作为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矿产预测类型、单矿种和区域成矿规律、成矿年代学等方面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

  通过对国内外600多处矿产地的调查研究,为“成矿系列理论”向“成矿体系理论”的发展、“五层楼+地下室”理论与模型的建立与推广、“离子吸附型稀土成矿理论”的继承与创新、贵州大竹园超大型铝土矿区钨和锂的发现与合理利用付出了大量心血,为贵州务正道地区铝土矿地质找矿的重大突破提供了理论指导。与课题组成员一起在国内率先系统研究并建立了“中国成矿体系”,被认为是具有重要意义的跨世纪性创新成果。

  完成科研报告20多份,专著近20部,国内外发表第一作者论文120多篇。先后获国土资源科技成果一、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中国地质学会“十大地质找矿成果”奖、黄汲清青年地质科学技术奖、中国地质科学院新华联科技奖——突出贡献奖、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侯德封奖等奖项,获国土资源部首批百名优秀青年科学家、十大杰出青年、首届“全国野外科技工作先进个人”称号,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第一批人选。

  通过20多年的工作,带出了一支以成矿规律研究和三稀矿产资源调查为特色的专业队伍;在新疆阿舍勒铜矿深部潜力评价与预测、西藏甲玛铜多金属矿床勘查、四川甲基卡锂辉石矿床找矿突破等方面作出了贡献;通过《中国矿产地质志》的工作,将为国家、部门、人民大众和专业人士提供一整套产品及服务。




胡健民

  探索华北和南极地区构造奥秘

  胡健民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研究员

  是特殊地区地质填图工程首席专家,主要从事大陆构造变形与演化研究,在燕山变形带、华北克拉通元古代构造格局与演化、鄂尔多斯地块基底组成与演化及南极地质研究等方面取得重要成果。

  造山带构研究方面,通过大巴山构造带及武当山地区构造变形研究,将南秦岭构造带划分为东南南秦岭和北西南秦岭。通过构造解析与大比例尺地质填图,确认燕山板内造山带中生代构造变形过程,揭示出燕山早中生代变形特征。

  华北克拉通中新元古代构造研究方面,发现分布在狼山地区的原中元古代渣尔泰群时代为新元古代,狼山群是华北北缘重要的成矿带,这项成果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价值。率先发现鄂尔多斯基底古元古代基底2030 Ma 左右的U-Pb同位素证据,为研究华北克拉通形成与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华北地区新构造与活动构造研究获得进展。主持完成我国华北地区1:250万活动构造图,确定了华北活动构造格架、重新厘定了新生代地层序列与地层格架,特别是建立了完整的青藏高原东北缘、华北板块西南缘新生代磁性地层序列,准确标定了这个区域新生代地层年代学;系统调查研究了华北地区主要活动构造带的构造特征与动力学背景和演化规律,为在华北地区开展趋于稳定性评价、地质灾害等奠定了良好的地质基础。

  南极地质考察方面,独立完成我国在南极内陆第一张中比例尺地质图——《东南极格罗夫山地区1:50万地质图》;主持完成拉斯曼丘陵地区1:25000地质图;首次在南极普里兹构造带发现高压镁铁质麻粒岩,对南极格罗夫山地区地质构造进行了研究;在南极格罗夫山地区开展冰下地质研究,证实格罗夫山地区发现的高压镁铁质麻粒岩物源区在普里兹构造带,进一步证实泛非期普里兹构造带为碰撞造山带;搜集到南极陨石348块。

  主持完成《1:5万覆盖区区域地质调查工作指南(试行)》,已经被用于指导我国覆盖区区域地质调查工作的实施。主持完成《特殊地质地貌区填图试点工作要求(试行)》,正在“特殊地质地貌区填图试点”各子项目试行。参与完成《城市地质调查工作指南》、《城市地质调查技术要求》,对推动我国正在进行的城市和城市群地质调查工作的规范化进行起到重要作用。

  已经形成了一个以华北克拉通及华北板块构造演化为研究对象的研究团队。近5年来,第1与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10篇,获国土资源部2等奖1项、地质调查成果1等奖1项2等奖2项。组织形成了华北新构造—活动构造与前寒武纪构造研究团队。




张永双

  破解青藏高原复杂工程地质问题

  张永双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研究员

  紧密围绕国家重大工程规划和建设,在青藏高原及周边复杂工程地质问题、地震工程地质和地灾等方面取得重要研究成果。

  一是结合青藏高原及周边重大工程规划和建设,特别是滇藏铁路、川藏铁路等生命线工程规划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地质问题,创新性地将第四纪地质、活动断裂、地壳稳定性与工程地质问题研究有机结合,提出了区域构造尺度的地壳稳定性与工程尺度的工程地质稳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思路。

  二是积极参与地震地灾应急调查、震后地灾防灾减灾技术攻关,提出了重建选址活动断裂和地表破裂的避让宽度计算方法,探索了基于InSAR技术的地震地灾快速识别方法和工作流程,为灾后重建选址、灾情快速评估和抢险救灾工作部署提供了技术支撑。

  三是引领了活动构造带地灾调查工作。以地震地灾为切入点,在大量地质调查基础上,总结了活动断裂地灾效应的主要表现形式和致灾模式,为地灾防治技术规范的编制提供了重要理论基础。

  注重从重大工程建设和防灾减灾工作遇到的疑难问题中提炼和深化科学问题,并开展地质调查、试验和综合研究,再将成果应用于指导工程实践,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一是根据地质调查和研究成果,对滇藏铁路某隧道场址方案提出优化建议,被铁路规划部门采纳,预计节省投资概算4.3亿元;研究提出的三江地区蚀变软岩工程判别指标和判别方法,在铁道设计部门得到推广应用,潜在经济效益显著。

  二是针对亚洲埋深最大、延伸最长的大瑞铁路高黎贡山隧道选址和岩爆问题,基于实测地应力和岩石力学试验数据,完成了多工况的岩爆模拟试验和评价,提出了工程地质环境与岩爆机理有机结合的灾害链学术思想,成功指导了造山带深埋长隧道岩爆预测及设计。

  三是积极参加地震地灾的应急调查和排险工作,通过地灾调查、应急排查和理论成果转化,降低了地灾可能造成的大量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先后主持国家级或省部级科研项目20余项,发表论文142篇,其中第一作者论文63篇(含SCI/EI收录论文21篇);以第一作者出版专著3部,先后获第六届黄汲清地质科技奖、新华联科技奖等各类科技奖励10余项;入选首批国土资源部科技创新领军人才计划。

  作为国际工程地质协会新构造与地质灾害专委会秘书长,注重人才培养和梯队建设,为青年技术人员参与国际交流活动搭建平台,起到了很好的带头示范作用。




孙继朝

  全力守护全国地下水资源

  孙继朝  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副总工程师

  长期从事地下水资源与水环境问题研究,是水文地质研究领域的学术带头人、主要含水层水质综合调查工程首席专家。参与组织完成了《新一轮全国地下水资源评价》,为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编制和《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制定提供基础资料支撑;编制了地下水资源和地下水环境图件,为长江经济带、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地下水资源与环境问题等提供服务。

  组织编写《区域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规范》和行标《地下水水质标准》,为我国首轮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提供技术依据。

  负责完成《珠江三角洲地区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示范项目,编制了我国第一册区域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成果报告,为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建设及地下水环境重建提供了重要依据。

  负责组织全国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综合研究项目,在完成我国主要平原盆地440万平方千米调查基础上,总结了我国地下水质量总体尚好,存在“六高”特征,即:高铁锰、高硬度、高硫酸盐、高氟、高砷和高溶解性总固体;区域地下水已呈现“五化”及“三大类污染”,即:“盐化”、“硬化”、“硝化”、“酸化”和“多样化”;“氮污染、重金属污染和微量有机污染,有力支撑了我国《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实施及《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执法检查工作。编写了《关于全国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初步结果的报告》和《中国地下水质量与污染调查报告》,为多个省份的环保、水利和国土部门的规划以及项目的实施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

  近些年先后受水利部天津水利水电设计院、河北省建勘院、原铁道部第三设计研究院院等单位委托,先后承担完成了万家寨、龙口水利枢纽库区岩溶渗漏实验研究、新疆某引水隧洞水环境调查、岳城水库除险加固勘探示踪试验研究、河北省滦南县姜泡水源地勘探同位素水文地质研究,广东某水源地农药调查风险评价等社会项目。在对河北、山东和北京三省市地下水污染督查中,协助挖出了华北“第一井”;对腾格里沙漠地下水污染督查提供技术支撑。

  将国外微量有机分析技术引入地质行业,促进实验室建设,已建立了21个有机分析实验室,培养专业测试人员近百人,建立了质量监管体系,初步建立了地下水有机分析测试及质量控制技术体系。

  组织编写地质行业标准2部,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奖七项,发表、合作发表论文90余篇,参与出版专著5部,发明专利一项。发表核心期刊论文百余篇。曾获“十五”全国国土资源管理系统先进工作者,主持进行的全国地下水污染综合调查评价项目中技术方法体系,获2014年中国地质调查局“十大地质科技进展”。




成杭新

  全面摸清我国土地质量家底

  成杭新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化探方法研究所主任

  是全国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工作的主要策划者、组织者、学术领导者和成果综合集成者之一。作为《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与评价》、《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与评价》计划项目的负责人、土地地球化学调查工程的首席专家,先后组织协调全国77家单位10万多人次,精心实施了全国土地地球化学调查工作;完成了全国调查成果的综合集成工作,主笔编写了《中国农业生态地球化学评价体系研究与成果集成》、《中国湖泊生态系统区域生态地球化学评价成果集成》等综合性成果报告;组织有关专家共同编写的《中国耕地地球化学调查报告》,全面报告了调查范围内我国无污染耕地、富硒特色耕地资源及污染耕地的国情现状,为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成果支撑服务国家土地资源管理、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控和保障粮食安全提供了基础信息和决策依据。

  是成果转化应用和有效服务的积极参与者和推动者。先后参与编写了《关于我国土壤污染现状的报告》、《我国查明全国31个省会城市土壤环境质量现状》、关于《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送审稿)》的有关意见、关于《土壤污染防治法(草案建议稿)》的有关意见等报告,为国务院决策、全国人大环资委立法提供咨询服务,为科技部“十三五”重大科技专项的设立提供背景材料。调查发现的富硒耕地资源调查成果为江西、湖南、海南、湖北、广西、四川、河北等省区开发富硒特色农产品提供了技术支撑,取得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是生态地球化学学科的奠基者之一。与奚小环、杨忠芳等通过开展不同介质间元素迁移循环的基础研究,形成了以生态系统为研究单元,以物质在生态系统各环境要素中的循环和生态系统间的迁移为主线,以化学元素和有害物质对生物体的影响为中心的生态地球化学研究领域,提出并推动了生态地球化学理论和学科的建立和快速发展。

  是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技术规范的主要制定者之一。先后主笔或参与了《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规范》(1:25万)、《区域生态地球化学评价规范》、《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规范》、《生态地球化学预警技术要求》、《地球化学勘查图图式、图例及用色标准》等技术标准的编写工作,全面支撑了全国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评价方法技术的统一和工作的有序推进。

  建立了中国地质调查局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评价研究中心、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表层碳—汞地球化学循环重点实验室,形成了土地质量评价理论与方法研究、土壤碳—汞循环与全球变化、元素表生地球化学行为机理与效应研究、其他元素地球化学循环与土地质量4个团队,已成为支撑土地地球化学调查工程实施的核心团队之一。




王学求

  推动中国勘查地球化学走向世界

  王学求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应用地球化学研究室主任

  在金矿勘查地球化学领域取得系统性国际领先性成果,在纳米尺度地球化学和全球尺度地球化学研究取得了创新成果,为解决资源环境问题以及中国勘查地球化学在国际上处于持续领先地位作出了重要贡献。将研究与生产密切结合,为矿产资源发现作出了重要贡献。据中国地质调查局的统计:“自1999年以来运用本团队所发展的地球化学方法及其所圈定的靶区,发现大型以上金矿16处、银矿3处、铜矿21处、铅锌矿7处、锡矿7处,总价值达上万亿元。这些矿产资源的发现和探明,大大提高了国家的资源保障能力,维护了中国矿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发现地球化学样品中大量存在<5μm的超微细金(亚微米—纳米金),研究证实超微细金具有极强的物理化学和生物活动性,可以在水系中长距离迁移,形成大规模区域地球化学异常,对金矿勘查作出了贡献。

  开创了覆盖区找矿的深穿透地球化学研究领域,发现纳米金铜晶体,研究证实纳米金属微粒具有极强的穿透能力和快速迁移能力,为元素从内生矿床向地表的垂向迁移提供了直接微观证据。

  作为全球地球化学基准委员会主席,领导并实施了迄今为止国际地球化学界最大规模的国际合作研究计划——全球地球化学基准计划,共有69个国家,169位科学家参加。建立了覆盖面积近3200万平方千米、约占全球陆地面积的22%的全球地球化学基准网,为全球资源评价和环境监测提供了定量参照标尺。提供了过去地球化学填图所没有包含的化学元素,如三稀元素、铂族元素、铀等远景区50余处;系统测定了不同地质时代岩石和土壤中的全碳、有机碳和二氧化碳含量,为自然界碳循环和全球变化提供了基础数据。

  以地球化学勘查与地球化学填图团队为基础,建立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尺度地球化学国际研究中心、国土资源部地球化学探测技术重点实验室。团队所发展的金矿勘查地球化学、深穿透地球化学、盆地铀矿地球化学理论和方法技术,为中国矿产勘查作出了突出贡献,在湖北、甘肃、贵州、陕西、新疆、四川等省区的金矿勘查和铀矿勘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主持国家“863”计划、“973”计划、地质调查和行业基金及国际合作项目10余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土资源部科技成果一等奖1项,地质调查成果二等奖1项。发表论文100余篇,SCI论文30余篇,论著3部,发明专利1项。先后获“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土资源部科技领军人才等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