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1月13日 星期三

首页 > 新闻类 > 地调要闻

汪民在2015中国-东盟矿业合作论坛开幕式上提出

同舟共济推进矿业领域优势互补

来源:中国矿业报 作者:黄 强 发布时间:2015-09-22

以 “加强矿业合作,促进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发展”为主题的2015中国-东盟矿业合作论坛近日在南宁开幕。本届论坛围绕中国-东盟矿业发展形势、地学研究、矿业投资政策、地质环境保护等进行研讨,同时推介洽谈签约一批矿业合作项目,开展中国、东盟矿业人才交流。国土资源部副部长汪民、广西壮族自治区副主席蓝天立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汪民在致辞中表示,在当前形势下,如何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强创新与合作,加快推动矿业复苏增长和转型发展,是中国和东盟共同面临的课题。中国和东盟地理相临,文化相通,友好往来与经贸合作源远流长,在矿产资源、人才、市场等方面具有很强的互补优势和合作潜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为中国-东盟矿业提供了重要的发展机遇。

 

汪民强调,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和矿业形势,要坚定信心,同舟共济,深入推进矿业领域优势互补与务实合作,推进矿业经济转型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要充分利用打造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的重大机遇,积极推动矿产资源领域达成长期经贸合作关系,探索实施促进双边矿业贸易,不断优化双向投资和营商环境,为繁荣和扩大矿业贸易强根固基。要积极参与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充分发挥地质矿产领域的特色和优势,为“一带一路”互联互通打造经济合作走廊,开展国际领域产能合作提供重要的服务支撑。要不断巩固拓展双边传统的合作与友谊,深入推动落实中国国土资源部和东盟各国矿业主管部门的合作协议,加强高层互访,健全机制,拓展合作领域,为企业开展矿业领域双向投资提供良好服务。

 

蓝天立说,中国-东盟矿业合作论坛已经成功举办了五届。五年来,论坛共推介洽谈项目810多个,签约项目80多个,签约金额480多亿元人民币。中国和东盟国家有1300多家矿业企业实现了矿产资源共享。

 

蓝天立表示,广西是中国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前沿和窗口,正逐渐成为中国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广西的矿产资源十分丰富,在中国与东盟矿业交流合作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广西愿与东盟各国和地区共同携手,以“一带一路”建设为契机,深入开展矿业投资与加工贸易合作,充分发挥各方在资源、资金、产业、技术、基础设施等方面的互补优势与合作潜力,推动中国与东盟矿业深入交流和广泛合作,实现矿业相互促进和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