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北段绽金花
—— 青海省多彩整装勘查区找矿突破纪实
来源:国土资源报
作者: 于德福
发布时间:2015-09-11
尕龙格玛东矿区控制富铜铅锌矿金属量40余万吨,查涌矿区钻遇500多米厚的上铜下钼矿(化)带,撒纳龙哇矿区地表揭露厚大富铜矿体,米扎纳能矿区地表揭露富铅锌矿体,多日茸矿区钻遇富铅锌银矿体。谈到这些成果,青海有色局局长杨站君总是很兴奋——这些成果表明,青南富矿的一扇大门被推开了。
这扇大门是如何被推开的?8月下旬,记者用一周的时间,走进了平均海拔4600米、矿区海拔5100米的青海省多彩整装勘查区。
发现“五朵金花”,为三江北段地质找矿突破探路
青海有色矿勘院的多彩整装勘查区现场指挥部,位于青海省玉树州治多县城的一个小四合院。尽管记者到的当晚又遇到停电,但丝毫没影响院总工程师王凤林介绍“五朵金花”的兴致。
尕龙格玛矿区,在去年年底已完成勘探工作,初步提交铜铅锌金属量80余万吨,东部富矿段提交331+332铜铅锌金属量40余万吨,成为多彩整装勘查区第一个富铜矿开发基地。
查涌,对13条矿体中的两条进行了工程控制,初步估算铜铅锌银钼333+334资源量20万吨,远景资源量有望达到50万吨。重要的是,矿区首次在多彩整装勘查区内发现了上部富铜、下部为钼的矿(化)体。
撒纳龙哇,通过激电测量圈定了3处异常带。该矿区具有与尕龙格玛相似的成矿地质特征,成因类型为火山喷流沉积型,显示了很好的找富铜矿前景,远景资源储量有望达到中—大型矿床规模。
米扎纳能,控制一条长7公里的铜铅锌银矿化带。研究显示,该矿区具有找密西西比型铅锌矿的前景。
多日茸,已控制富铅锌矿体一条,矿体长1公里、延深300米、矿体厚4米~17米,铅加锌最高品位达到30%。
对这些成果,青海有色局局长助理、青海有色矿勘院院长卫岗看重的则是另一层面。
他认为,多彩整装勘查区的突破不仅会改变青南无富矿的传统认识,而且在勘查中形成的新认识、新思路等成果,还会为整个三江北段富矿的找矿突破提供有益的经验和启示。据他介绍,玉树地处三江成矿带北段,长期以来,我国在此组织的多轮找矿工作发现的都是贫矿,以至于人们对在三江北段找富矿失去了信心。鉴于在该地区常年找矿工作的认识,2013年,有色矿勘院在申请中央基金和省基金项目未果的情况下,果断在查涌矿区自筹资金700余万元投入物探激电扫面等基础性及槽钻探工作。就是这个决定,实现了以小的自筹资金撬动大的财政资金的投入良性循环的局面。
上下联动,只为那共同的心愿
“玉树地区构造活动强烈、成矿作用复杂,要有找大矿找富矿的信心。”8月24日,在撒纳龙哇矿区,青海省国土资源厅总工程师韩生福在考察完找矿现场后鼓励项目部年轻人,“多彩整装勘查区自去年在尕龙格玛取得富铜找矿突破后,就被厅里列为一号项目。”
韩生福的这番话,道出的其实是多彩整装勘查区之所以能突破的一大原因。
玉树,是青海省藏族群众的集聚地,地方经济以畜牧业为主。如何帮地方发展经济、帮助藏族同胞走出游牧状态过上现代化生活,一直是党中央、国务院和青海省委省政府、青海省国土资源系统干部职工的共同心愿。
为此,中国地质调查局及青海省国土资源厅在国家青藏专项和青海地勘基金的部署中,一直将玉树地区作为重点,并将多彩整装勘查区升级为国家级整装勘查区,使全州的地质找矿工作形成了从调查评价、矿产预查到普查、详查有序接替的局面。在日常管理中,省国土资源厅在积极协调找矿外部环境的同时,还经常组织、协调省地质调查局专家和省内各地质领域的专家深入找矿现场,针对找矿进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把脉问诊”。
青海有色局将找矿力量最强的矿勘院部署在了多彩整装勘查区。自2004年起,矿勘院以地质理论研究、方法技术的最新成果为武器,对以往地质资料和原有成果进行了重新梳理、认识、研究,先后利用中央地勘基金、青海省地勘基金、青藏专项等资金,在青海南部和玉树州境内开展了12幅1∶5万的区矿调工作,发现了一大批铜铅锌矿化点。对这些最新发现进行系统研究后,该院选择尕龙格玛矿区为突破口,与西部矿业实行资金与技术优势的无缝对接,加大了系统地质工作的勘查投入力度。据统计,自2011年开始,西部矿业在尕龙格玛矿区累计投入找矿资金23022万元,开展了预查、普查到详查的系列工作,并于去年年底捅开了青南富铜矿的“天窗”。
米扎纳能,汉语意为“高高的尖山”。在海拔4600米的驻地,项目负责人彭勇就用一个具体事例,对厅、局、院的信心和决心进行了说明。去年,省地勘基金在此设置了预查项目。在无公路可通的情况下,项目部先后几次共雇60多头牦牛才驮运完必要的物资进场。经过一年的工作,一帮年轻人在此圈出一条铅银矿化带,所采地表样品中的铅银含量均超过了边界品位,显示出该区良好的富铅锌银找矿前景。
为发掘出这一矿区的良好找矿前景,今年年初,局、院领导在研究后决定,要不惜代价修简易公路、打通制约该区找矿的瓶颈。公路的贯通,在为今年部署槽探、钻探工作奠定基础的同时,也解决了当江荣村牧民夏季草场长期交通不便的现状,增进了地勘队伍和当地政府、牧民的感情,是名副其实的“便民路”。
而正是这一大胆的基础设施投入,让米扎纳能矿区的良好前景展现在了人们面前——项目部6月28日才进场、7月中旬才开展槽探工作,但目前已圈出1条7公里长的矿化带,其中,槽探揭露出厚大富铅锌矿体,铅加锌品位最高达20%。
与厅、局、院领导的信心和决心相映衬的,是项目部年轻人激情奉献与创新思维的放飞。
吴远安,已在多彩矿区工作6年。去年,被院任命为多彩整装勘查区现场副总指挥的他,还兼一个项目的负责人。忙碌的他只能带着歉意对怀孕的妻子说:“在宝宝出生的时候,我一定会陪在你身边。”
在今年的重点矿区查涌,项目负责人张万辉将自己的思维来了一次彻底释放。尽管目前的找矿成果已让所有人兴奋不已,但他仍不满足,常和赵程龙、雷震东等项目部技术人员讨论矿区中发现的辉长岩对成矿的作用。
在米扎那能项目部,看似腼腆的地质技术员李文强,介绍起项目情况来却信心满满——24号异常北部新发现孔雀石化黄铜矿体和去年发现的东部铜矿化可能连成一体,正准备开展地质修测工作。而进行修测,完全是他们自行开展的。
8月24日晚,在撒纳龙哇项目部,记者还亲历了马晓光、杨德、马如财、王永国、陈琳、陈海川、袁海彪几位年轻人的“一夜激情”:为了第二天能就矿区相关疑难问题请教已经到达县城的厅、局专家,他们从晚上7点半一直工作到早上7点,连夜绘制出15张工程采样平面图、钻孔剖面图、物化探综合异常等基础图件。
产学研结合,浇开金花银花
8月24日晚,一场通过卫星电话连起的热线在撒纳龙哇矿区和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间架起。
为了深入了解矿区情况、解决目前找矿遇到的困惑,青海省国土资源厅、省地质调查局和有色地勘局的专家决定第二天下午在治多县城进行会诊。为给专家提供更多的基础地质资料,项目负责人马晓光抄起卫星电话,犹豫地打给了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的谭俊教授。他估计,谭教授离开矿区才两天,他负责的专项地质填图肯定还没做出来。让马晓光想不到的是,谭教授听完他的请求和介绍后,毫不犹豫地表示将带领学生一起加班,并将图的范围由现在的重点工作区尽可能地往西延。当晚12点半,这张专家会诊时重要的参考图件就传到了马晓光的邮箱。
这是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为多彩整装勘查区提供科研服务过程中普通的一幕。在与地大(武汉)紧密合作的同时,2014年8月5日,在局长杨站君的支持下,有色矿勘院与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举行了共建产学研创新合作基地的签约仪式,双方将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新技术开发应用与地质找矿跟踪指导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
随后,吉林大学孙丰月教授团队进入到多彩整装勘查区开展科研,分别对多彩、拉拓、查涌、多日茸、当江等地勘项目进行现场指导,为多个矿区提供了指导意见——多彩东矿区58线附近是火山喷流中心区域,要加强以喷流沉积型矿床为主攻方向的勘查勘探;多彩北部的查涌地区应注意查找引起磁异常的原因,对其深部是否存在斑岩型矿床提出了大胆假设;多日茸铅锌矿从目前的工程情况看,矿体向南东方向侧伏明显,下一步找矿应向南东扩展;当江地区对发现的重晶石岩加大研究力度……
多彩,藏语,翻译成汉语就是矿产资源丰富的地方。在青海有色矿勘院10年痴痴不改的追求下,多彩与实至名归的距离也越来越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