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1月13日 星期三

首页 > 新闻类 > 地调要闻

江苏重点地区三维地质调查完成

建立全省第四系钻孔数据库

来源:国土资源报 作者:骆 丁 发布时间:2015-08-10

7月27日~29日,由中国地质科学院主办的“三维地质调查试点计划项目成果报告评审及进展汇报交流会”在北京召开,江苏地调院承担的“长江三角洲重点地区三维地质调查(江苏)”项目成果报告获评优秀级。该项目系统总结了平原区三维地质调查方法,为后续开展的平原区三维地质调查奠定了技术基础。

 

据悉,三维地质调查试点项目是由中国地质调查局在2012年部署实施的在重要造山带、重要成矿区带与矿集区、重要经济区和城市群三类典型地区进行的新型地质调查,以推动传统地质调查的成果表达“从二维转为三维”。

 

江苏地调院经过三年努力,对长江三角洲江苏地区的第四纪地质结构进行了详细研究,依据地貌、第四系沉积物的物源差异和物性特征将研究区分为两大沉积类型和9个分区,建立了长江三角洲地区统一的第四纪地层结构序列。编制了全区1:25万第四纪三维地质结构图、基岩地质图、地壳稳定性分区图、地貌图、软土分布图及6个时段的岩相古地理图和11张纵贯全区的第四纪地层结构剖面图,较好地刻画了全区第四纪三维结构的空间演化特征。

 

项目首次将长江三角洲地区作为一个地质调查的主体,分析研究了本地区断裂构造的活动性、地震发育特征,从区域地质构造背景研究出发,将长江三角洲地区按照地壳稳定性分为5个区域,对其划分依据、可能的主要灾种、分布发育特征、预防措施进行了初步研究。首次全面汇集了长江三角洲(江苏)地区可以进行第四纪地层划分研究的262个钻孔资料,较完整地建立了长江三角洲(江苏)主体地区第四系钻孔数据库。并且按照不同区块、不同精度建立了1:25万第四系三维地质结构模型、1:5万典型区(镇江)和重点城市区(苏州)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