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 凡 文/图
7月17日当地时间10点,海洋六号整装起航。
挂旗、起锚、收缆绳,这条满载先进海洋调查仪器的综合科学考察船,在关岛加满柴油、淡水和蔬菜,缓缓驶出港湾,走向大海。
一阵暴雨过后,绿色甲板和白色桅杆被洗得更加干净。没有仪式的渲染,已经出海80多天的船员和科考人员,在关岛整装后又开始了紧张的工作。
这是今年海洋六号执行大洋36航次第三个航段任务。据介绍,本航段主要任务,将在西太平洋富钴结壳合同区开展富钴结壳资源和环境调查,同时还将在中太平洋进行作业,科考人员主要采用多波束、浅地层剖面仪、箱式、多管、CTD、地质拖网等调查仪器进行工作。
大洋环境调查是本航段工作的重点。来自中国地质调查局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和第一海洋地质研究所、厦门大学等4家单位共37位专家和28位船员将共同努力实施对2个海山的海底锚系回收和布放,并对海洋环境进行全方位调查。
刚刚过去3个台风,目前已经形成的12号台风“哈洛拉”正在工区向西偏北移动,对航行和作业都会产生影响,船员们严阵以待作好各种避风准备。
1405年7月11日,明朝郑和率领240多艘船和2.74万名船员组成的船队远航。610年过去了,此刻在太平洋全速行驶的海洋六号,充满使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