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制负债表 算好节约账
——对构建节水约束新机制的思考
来源:国土资源报
作者:姚霖 余振国 冯春涛
发布时间:2015-05-18
当前,水资源粗放和低效利用加剧了供需矛盾,探索编制水资源资产负债表,是以内在节水管理机制为切入点,通过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3类账户揭示水资源的存量与流量、数量与质量、资产与权益等信息,勾勒出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经济发展之间的联系。通过节水约束考评机制的运行,降低经济增长对水资源的过度依赖和消耗,助推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
衡量区域内水资源资产、负债和权益状况
作为政绩考核的工具,水资源资产负债以“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等式,采用资源环境(包括权益)价值及其损失、生态修复、治理及维护成本核算技术,以资产负债表的形式,反映一个区域(主要是一个行政区域)水资源资产、权益和负债及其结构变化状况,进而衡量一个区域水资源资产数量、质量及其权益的变化情况。
基于水资源资产负债表,结合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统计数据、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统计数据与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统计数据,可为区域水资源资产节约管理绩效评估提供有效信息:一方面,可通过计量原有资源数量与资源消耗量,确定资源开发是否超出环境承载的极限,服务自然资源管理。另一方面,服务政府行政官员的政绩考核评价,将水资源资产纳入领导干部离任审计,以便党政机关干部进行重大决策时充分考虑节水因素。
从核算原理的角度来看,水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的基本理论是:限定核算对象、内容与方法,对所收集的经济信息进行过滤、筛选和汇总,以反映核算主体的活动及影响。在充分考虑水资源经济属性、社会属性与自然属性的基础上,以“政府主体假设、持续发展假设、核算对象假设、价值计量假设、会计分期假设”为基本理论框架,参照会计资产负债表编制范式,确定了以各级政府为核算主体、以资源可持续利用观为理论基础、以地表水与地下水为核算对象、以实物量与价值量为计量模式、以自然周期与管理周期为核算周期的理论假设。
在资产的确认与计量上,水资源资产核算围绕的基本问题是:有多少水资源?在特定时空内是如何变化的?与经济活动有多大关联?通过水资源实物量调查统计,运用“期初存量+存量增加(人类活动导致的增加量与自然过程导致的增加量)-存量减少(人类活动所导致的减少量与自然过程导致的减少量)=期末存量”的核算等式,体现水资源资产的存量与流量。基于实物量数据,采用不变价格(理论上以领导干部上任的自然资源年度为不变价格基期)作为固定价格来计算价值。当水资源进行交易时,按照现行价格方式计算,用以反映报告期内水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货币量,以呈现当年交易的水资源社会经济效益。在水资源资产债权价值确认与计量方面,根据水量、水质审定水域纳污能力,确定不同等级水域污染承载系数,计算废水排放承载量,进而计算水资产债权价值。
在负债的确认与计量上,水资源负债主要是指政府过去决策对水资源开发利用产生的破坏,从而导致现有水资源的净损失或净消耗,是恢复原有生态价值的补偿。水资源负债主要包括:应付水污染治理成本、应付超载补偿成本、应付水生态恢复成本、应付水资源保护成本。通过水利部门、环保部门、国土资源部门对应付水资源污染等级的划分、水资源污染成本折合系数的确定、水污染等级及治理差价等,获得上述4类应付债务的实物量与价值量核算数据。
在水资源权益的确认与计量上,水资源权益是水资源同主体结合所附着的权利和要求,这种权利和要求在经济上得到体现,便形成了自然资源的权益价值。在权益细类中主要有:水资源所有者权的地租收益、水资源管理部门的管理者收益,以及水资源经营者的经营收益。
依托资源数据信息建立政绩考核指标
具体来看,水资源资产负债表的价值更多地体现于报表使用者对其报表的信息分析与实践决策价值上。利用水资源资产负债表,服务节水政绩考核,可从以下几个路径展开:
结合水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的周期特点,落实节约优先战略,强化全社会的水资源忧患意识和节约观念。树立新型资源观和资源管理观,用新理念、新思路推动水资源资产管理方式转变,真正将节水观念贯穿于水资源开发利用管理的各项工作中。树立和落实新型水资源管理观,即改变以往只顾经济发展、不顾资源浪费的现象,转变单一的水资源数量管理,全面实现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全面推进资源、资产、资本“三位一体”和数量、质量、生态管控并举的资源管理新机制。
同时,以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实施为契机,运用水资源资产负债表存流量数据,服务节水约束性指标的建立。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与《关于印发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办法的通知》等文件指出,要将水资源开发、利用、节约和保护的主要指标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主要负责人对本行政区域水资源管理和保护工作负总责。同时,文件对水资源开发利用划定了开发利用控制红线、用水效率控制红线与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明确了区域内水量分配、用水控制指标、节水标准、排污量控制、水质达标率等要求。可见,水资源资产负债表不仅可以满足政绩考核的需要,也可为防范水资源过度开发利用起到红线预警作用。
此外,利用水资源资产负债表服务节水政绩考核,引导节水管控制度建设。科学政绩评价机制可促使地方政府与官员在节水管控制度建设过程中扮演积极角色。2005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提出,要把环境保护纳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2013年12月,中组部颁发的《关于改进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工作的通知》,对完善干部政绩考核评价中资源与环保指标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为此,水资产负债表以水资产权益损益核算为中轴,呈现了区域水资源资产、权益和负债的静动态信息,可为评估区域水资源资产的利用、管理绩效变化与总体经济社会政策影响的水资源绩效变化提供信息支撑。(作者单位: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