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1月13日 星期三

首页 > 新闻类 > 地调要闻

出人才见制度显成效

——国土资源人才工作亮点聚焦

来源:国土资源报 发布时间:2015-05-14
  近两年来,国土资源人才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按照姜大明部长关于人才工作的系列指示要求,围绕中心,服务发展,积极推动国土资源4项重点人才工程和7项人才计划实施,加大国土资源体制机制创新和人才研究工作,“出人才、见制度、显成效”不断取得实效,国土资源人才工作整体呈现出稳中求进、不断趋好的新局面。5月13日,国土资源人才工作协调组第五次全体会议召开,系统总结2014年以来国土资源人才工作。

  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强化国土资源系统干部人才队伍思想作风建设

  2014年4月,国土资源人才工作协调小组组织召开第四次协调小组会议,学习中央及部党组关于人才工作的系列指示精神和要求,人才办向各成员单位发放《中央和国土资源部领导关于人才工作论述选编》等学习材料,宣传和普及科学人才观。各单位也以多种形式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持续巩固和深化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严格落实“三严三实”要求,强化思想作风建设,不断拓展人才工作的内涵。人事司、机关党委举办了两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培训班,部机关各司局、各督察局和各直属单位共计516名司局级和处级干部参加培训;总督办要求督察系统干部以总书记提出的“五个坚持”、“三严三实”为指导,强化督察干部政治意识,强调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和廉政纪律高于一切,并创造性地组织蹲点调研活动,安排了20个调研组深入一线、基层,接地气,受锻炼,努力打造“对党和国家绝对忠诚,对人民群众满怀深情,对本职工作一丝不苟,对言行举止严格要求”的土地督察干部队伍。地调局党组通过中心组理论学习,进一步明确将人才培养工作作为地调局党组的头等大事,把人才成长目标作为建设世界一流地调局的首要目标和核心目标;同时举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集中视频培训,全局1195名处级及以上干部参加学习,提高了政治理论素养和履职能力。机关党委、人力中心按照中央《2014~2018年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部署要求,起草并印发了《2015~2018年国土资源部直属机关党员教育培训实施方案》,大力推进部属单位党员干部的政治理论素质。

  以国土资源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工程为引领,依托平台建设不断推进创新型科技人才发展

  ■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推介成效显著。

  2014年12月,部启动了第二批国土资源科技领军人才开发和培养计划、杰出青年科技人才计划、科研团队培育计划遴选工作,并加强对第一批国土资源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工程已入选人才的跟踪评估,择优推荐入选人员进入部科技专家咨询委、奖励委。目前两批共遴选出82名科技领军人才、142名杰出青年科技人才和46个创新团队。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曾令森、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杨振宇、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熊盛青、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何高文等4人入选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李廷栋院士获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陈毓川院士被授予国际矿床成因协会终身荣誉会员称号,裴荣富院士获第十届光华工程科技奖,卢耀如院士再次获得河北省院士特殊贡献奖。刘敦一研究员荣获首届“汤森路透中国引文桂冠奖—高被引科学家奖”,石建省研究员获得“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唐菊兴研究员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称号,熊盛青荣获“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称号,李海兵研究员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曾令森研究员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李建华博士入选国家2014年度“香江学者计划”。部土地利用重点实验室土地资源利用与生态管护科技创新团队获得“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与资源所长期合作的俄罗斯著名矿床学专家佩拉诺2014年荣获我国国际合作奖。2014年国土资源部属单位、武警黄金部队和中国冶金地质总局新增9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

  ■大力引进急需紧缺高层次地质人才。

  地调局通过实施“急需紧缺高层次人才引聘计划”,建立“李四光学者”特聘专家制度,大力引聘急需的紧缺高层次人才。2014年地调局共有12家单位申请21个岗位引聘高层次急需紧缺高层次人才,其中北京大学教授、天然气水合物专家卢海龙教授,国际地科联副主席、世界级蛇绿岩专家迪勒克教授,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终身教授、地球化学和地质年代学专家赵建新教授,美国密苏里大学校董会杰出终身教授、地球动力学专家刘勉教授等4位高端人才被聘用。同时,地质所还实施“黄汲清科技人才招聘计划”和“海外访问学者引聘计划”,引聘外籍访问学者4人,客座教授和研究员35人。2014年地调局系统共引进各类人才347人,42名博士后进站工作,在站人数近100人,人员年龄、专业、素质结构进一步优化。

  ■人才国际化培养不断取得新成效。

  依托大陆构造与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土地整治重点实验室、农用地质量与监控重点实验室、土地利用重点实验室等部重点实验室平台,部属单位积极开展人才推荐工作,优先支持国家、部科技人才计划入选者参加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培训。地调局2014年举办了2期地质调查国际专家讲坛,与13个国家或国际组织新签署15项合作协议,合作国家增加到48个;并通过开展与加拿大、波兰、德国等国地调机构的项目合作以及野战军装备采购计划的实施,为我国地质调查技术人员提供了51批次、188人次的短期和中长期培训。部积极推动学术带头人在国际组织任职,吴珍汉当选为世界地质图委员会中国委员,何庆成当选为CCOP名誉顾问和国际大陆科钻计划执委会委员,张明华当选为国际地学信息管理与应用委员会委员,进一步增强了我国在国际地学界的话语权。人事司推荐部11人申报2014年留学人员科技活动项目,4人获得人社部项目资助16万元。土地督察系统派出25名督察干部到俄罗斯、美国等国家进行学习交流,进一步拓宽行政监管国际视野。土地整治中心派员赴欧洲典型地区调研考察土地整治工作,并选派优秀职工赴慕尼黑大学攻读硕士学位。地科院通过多渠道推进人才建设国际化,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培养科技创新人才,共上报外事项目166项,536人次,积极推进中、俄、蒙、哈、韩等五国第三阶段合作,与德国美因茨大学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联合开展地球科学研究和教育培训,成功举办第十二届国际盐湖会议、第十四届国际矿床成因协会大会、发展中国家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国际研讨会,并组团参加第六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大会、世界地质图委员会2014年大会等重要国际会议,扩大了国际学术影响。

  ■大力培养中青年骨干科技人才。

  地调局组织实施“青年地质英才培养计划”,开展第四批青年地质英才培养计划人员选拔,举办青年地质英才高级研修班;武汉地调中心试行“青年人才导师制”,发挥学科带头人对新同志的传帮带作用;水环所实施“杰出青年培养计划”,对入选人员资助100万元科研经费;地质所支持31名青年科技人员出国参加学术会议或进修;南京地调中心、地质图书馆等建立青年项目负责人竞争选拔机制,给青年人压担子,促成才。法律中心进一步完善项目负责人制度,通过“多予支持、多给机会、多搭梯子、多压担子”,让青年人才在实践中尽快成长。

  以业务培训、交流学习为抓手,统筹推进各项人才工程和计划实施

  勘查司举办了地质勘查行业通报、地质勘查成果通报编制培训班2期,培训学员200余人。环境司不断强化应急救援人员队伍建设,建立了全国地质灾害应急专家库,设立7个区片应急专家队伍,并在地质灾害易发省市建立了一批实践经验丰富的地质灾害应急调查、监测预警和处置专业队伍;在全国集中开展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宣传教育培训,累计培训279万人;推动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行业甲级资质单位建设,从业人员近30万人。人事司、科技司、地调局举办“国土资源科技领军及高层次人才能力建设”高级研修班,强化了对高端人才的政治引领。耕保司、整治中心举办了3期土地整治技术培训班,培训人数近500人,并派员赴地方23个省(区、市)授课46人次。信息中心在武汉组织召开全国国土资源信息安全及相关技术培训班,120名专业技术骨干参加了培训。人力中心为12个省核发了6293本职业资格证书,将2.8万个职业资格证书信息上传至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查询网,实现了网上查询;完成2014年职称评审工作,334人取得高级职称。规划院通过推进土地政策实证基地建设,形成一批政策研究团队、土地政策专家,并先后组织了土地登记持证上岗培训、全国土地变更调查成果国家级内业外业核查技术、全国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全国城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等多次培训,累计培训各类土地技术人员8500余人。人事司、人力中心完成了我部承担的国家职业分类大典修订任务,并研究提出新增土地整治工程技术人员和地质调查员两个职业,获得人社部原则通过。中国冶金地质总局连续两年承办人社部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全国地质勘查行业高级研修项目,全国地矿、冶金、有色等系统内约150名专业技术骨干和高级人才参加;同时举办了水工环地质灾害培训、地质矿产调查评价专项勘查技术培训,总局系统近200名地质专业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和技术管理骨干参加了培训,提升了水工环专业技术核心竞争力。

  继续开展大规模干部教育培训,进一步完善干部培训能力建设

  2014年,国土资源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更加注重质量和成效,全年共举办各级各类培训班57期。机关党委全年共举办7次国土资源学习大讲堂,邀请中央党校、国际关系学院、清华大学等有关专家学者,为直属机关党员干部共6000余人进行辅导。人事司举办了第11期国土资源厅局长培训班、“规范实施土地征收管理工作”县长专题研究班;组织5名部级干部、48名司局级干部、7名处级干部分别参加了不同形式和专题的调训,组织选调了53名司局级干部参加了中央国家机关组织的选学;组织部机关、督察局和直属单位217名司局级干部利用业余时间参加了中组部网络干部学院在线学习。总督办持续加强督察队伍土地管理和土地督察业务培训,建立了新录用公务员上岗培训和处级干部定期轮训制度,定期举行督察机构视频培训,并组织进行了有针对性的集中培训,建立和实行了督察业务讲评制度;2014年督察机构在校学习人数达到43人,累计659人次接受了相关培训,提高了一线督察干部业务能力和水平。人力中心举办了12期市(地)、县(市)国土资源局长培训班,4期乡(镇)国土资源所所长示范班和2期党校班,举办了“国土资源人力资源统计直报系统培训班”和“国土资源人才业务培训班”,共计培训学员4068人;并开通了国土资源干部教育培训网,建立起集“教、学、管”等功能于一体的在线学习平台,拓展了国土资源干部自主学习的渠道。

  加强人才工作机制和政策创新,不断提高国土资源人才工作治理能力

  协调小组各成员单位根据本单位实际工作,围绕制度创新、机制创新不断探索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新做法。例如:人事司、人力中心、地质教育研究分会组织起草《关于实施国土资源领域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意见》并与教育部联合印发,为全面推进国土资源卓越工程师培养提供了政策支持;同时组织专家对国土资源卓越工程师8个专业行业标准进行了终审。人事司、法规司、勘查司、信息中心、规划院等起草了《国土资源信息技术高端人才培养基地和创新团队建设的指导意见(讨论稿)》、《土地科技紧缺人才选拔培养办法(讨论稿)》和《地勘一线紧缺人才选拔培养办法(讨论稿)》等3个办法,起草和论证了《国土资源法治人才培养方案(讨论稿)》,为推进国土资源人才法治化提供重要准备。

  地调局以资源、能源、环境、灾害等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的重大地质、环境问题为出发点和立足点,设置9大计划、50项工程、200个项目,在项目部署的同时部署成果目标和人才培养目标,实施工程首席科学家(专家)制度,工程、项目负责人实行中期考核制度、执行末位淘汰,构建形成了项目、成果、人才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考核、同步验收的“大项目+大成果+大人才”机制;同时抓好以聘任制为主的岗位设置管理,建立技术二级岗位遴选委员会专家库,提高评审的公信力;依据业务工作量、岗位结构、工作绩效及地域的不同,对局属单位收入分配进行合理调控,完善了激励保障机制。经研院在实施绩效考核时突出群众认可、系统评价,放大处室的考核结果在处级干部考核占权比重,并将考核结果作为职称评审、岗位聘用、使用干部、收入分配的重要依据,形成了绩效考核倒逼人才成长的有效机制。冶金地质总局拟定了《首席专家、首席工程师管理暂行办法》,进一步拓宽专业技术人员职业发展通道,同时创新分配激励机制,对所属单位开展的两处找矿成果突出、取得良好社会效益的矿权进行地质找矿权益分配激励,进一步调动地勘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

  继续深入推动两部共建、省部共建工作,国土资源政产学研协同培养人才取得新进展

  2014年,部部共建、省部共建继续取得新成效,7所共建高校在地学相关领域共获得国家级奖项2项,省部级奖项52项;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章军锋教授获2014年度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7所共建高校为国土资源系统和地勘行业输送本科生4043人,研究生2593人;与国土资源系统和地勘行业单位共签署合作协议137个,其中新签署合作协议26个。国土资源部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浙江大学合作共建的国土资源管理学院、土地与国家发展研究院相继成立,形成了国土资源高端复合型人才“订单”培养基地和土地政策研究、决策咨询的“智库”。同时,在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挂牌设立了部赣州培训基地。云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获得国家技术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地调局新增油气中心、物探所等7家单位与地大(北京)、意大利那不勒斯-费德里克二世大学等6所国内外高校签订协议,现共有22家单位与30所国内外高校签订科技及人才培养合作协议60多份,产学研用合作平台更加广泛,同时积极推动地科院与大区地调中心建立“8+6”、“6+1”战略联盟,共同推进地调科研一体化。共建高校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在山西朔州建成了目前全国唯一的“矿-市-省-部-校”有效对接的土地整治技术与管理产学研人才培养基地。有色金属地质调查中心与昆明理工大学共建研究生培养基地。西安中心、航遥中心、监测院、青岛所、发展中心、广海局等单位依托地大(北京)、西北大学、长安大学、中山大学等高校共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经研院与北京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4年共完成国土资源经济领域3名博士后的进站、5名博士后的出站工作;土地整治中心也开展了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招生的前期调研和准备工作。

  以国土资源人才评价开放实验室为平台,推进人才理论研究和信息化建设

  人力中心以国土资源人才评价开放实验室为平台,组织了国土资源领域人才(人力)资源学科建设研讨会,编制了国土资源人力资源年报(2014)和国土资源人才发展报告(2014年),开展了国土资源干部管理体制改革研究、国土资源党管人才体制机制等课题研究;地调局开展了地质调查优秀创新团队分类和评价研究、中央公益性地质调查人才队伍绩效工资管理调查研究、绩效管理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等重点课题研究,不断探索国土资源人才队伍发展规律。人事司、人力中心、信息中心组织制定了《国土资源人才数据库信息系统开发建设工作方案》,建立了国土资源人才信息化联动工作机制,启动了以“一库三功能系统”为核心的国土资源人才数据库信息系统建设。地调局加快推进局人事人才信息系统网络化建设,推进人事人才数据库常态化管理,地调局重点人才计划推荐评审系统投入使用。

  加强宏观指导和宣传引导,积极营造国土资源人才发展的良好氛围

  人才办通过印发国土资源人才工作要点,编印国土资源人才工作简报,引导各地各部门多措并举,创新人才工程和计划。各地方国土资源部门和地勘单位认真贯彻落实国土资源人才规划,普遍把各类干部人才业务培训、多岗位历练、项目实践、政产学研协同培养等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模式,并注重与地方人才工程相衔接,积极实施各具特色的人才工程和计划,统筹推进国土资源各类人才队伍发展;积极探索以岗位职责为基础,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的人才评价发现机制和创新激励保障机制,不断为人才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同时,注重宣传引导,不断为国土资源领域人才优先发展战略落实提供舆论支持和精神动力,人才办印发《国土资源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国土资源人才工作宣传方案〉的通知》和《关于开展国土资源优秀人才、优秀创新团队及先进人才工作经验宣传活动的通知》,启动了国土资源优秀人才、优秀创新团队及先进人才工作经验宣传活动;勘查司、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在全国地质勘查行业开展“寻访最美地质队员”大型宣传活动,深入宣传报道地质勘查一线先进人物事迹。科技司开展了优秀科技人才和科研团队宣传。地调局继续在国土资源报办好“人才强局之路”专栏,办好局“队伍人才”专栏,2014全年更新相关文章50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