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6日上午,在北京会议中心科技界别29小组讨论会场,记者见到了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所长龙长兴。
“以前只是说科技创新驱动发展,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对科技创新作了进一步明确,提到了科研院所的改革,甚至还提到了评价体系和评奖制度。”龙长兴对此兴奋不已。
因为长期在科研院所工作,龙长兴深谙其道。他告诉记者,科技界尤其是各个部委的科研院所,存在很多急功近利的问题,根源都在工资制度和考核评价体系上。
首先是工资制度。“现在科学家的工资包括两部分,一个是固定的基本工资,一个是浮动的绩效工资。其中绩效工资占了大部分,有的甚至占到了全部工资的2/3。”龙长兴说,“绩效工资的多少与科学家手里的科研项目是挂钩的,这也就是很多科学家那么努力地争取项目的原因所在。”
龙长兴对此忧心忡忡。科学家花太多时间和精力去争取科研项目,不管是自己感兴趣的还是不感兴趣的,反正放到篮子里都是菜,哪还有更多精力投到科学研究上去呢?
还有就是考核考评体系。“对科学家的考核是个难题,因为他们的劳动与简单劳动不同。目前,我们国家对科学家的年度考核和量化考核方式都不尽合理。”
他给记者算了笔账:科学研究要出大的成果,往往要经过多年积累,量变才能发生质变,但现在的年度考核时间太短。在地质科学领域,有的往往需要几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能出大成果。很多情况下,年度考核有时并不能说明什么问题。再比如量化考核,很多时候都只能看获奖多少、立项多少、发表论文多少。
“这是个导向问题。如此一来还会有哪个科学家去认真搞研究呢?”龙长兴指出,学界浮躁的根源就在这里。
前一段时间,龙长兴作为国土资源部科技体制改革调研组的成员,去过很多地方调研,掌握了不少情况。“我们的考核评价体系需要改进。”因为还想作更深入的调研,把问题摸透,龙长兴并没有把这个问题写进今年的提案中,但他很想在会上把这个问题抛出来,跟委员们好好讨论讨论。
“还没抢到发言机会,先跟你‘剧透’一下。我发言的时候,欢迎你们媒体来听听。”龙长兴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