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1月13日 星期三

首页 > 新闻类 > 地调要闻

郑绵平院士从事地质工作60周年学术研讨会举行

来源:国土资源报 作者:滕艳 徐丛荣 曹瑞欣 发布时间:2014-11-19
  11月16日,中国工程院院士郑绵平从事地质工作6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中国地质科学院举行。

  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的16位院士,中国工程院一局副局长王振海、国土资源部科技与国际合作司副司长高平、中国地质调查局副局长王研、中国地质科学院党委书记王小烈以及全国各大院校、科研院所、盐湖企业的专家代表,郑绵平院士的学生等140余人参加了会议。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所长傅秉锋介绍说,郑绵平院士是我国盐湖科学奠基人和盐湖矿业开拓者之一、国内外著名的盐湖地质学家。1956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地质系,1987年被评为研究员;199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先后荣获全国科学大会奖2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二等奖,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技专家,李四光地质科学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中国工程科技(光华)奖等众多奖项。

  60年来,为了探寻我国盐湖资源,郑绵平长期深入环境恶劣、人迹罕至、条件极其艰苦的青藏高原,实地考察了100多个盐湖;取得了一批创新性研究成果;他坚持地调与科研相结合、科研与开发相结合,积极推进科研成果转化应用,有力促进了我国西藏盐湖资源的开发利用,为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从事盐湖工作60年来,他对青藏高原盐湖和盐类资源勘查评价进行了系统和创新性研究,为我国钾、硼、锂盐类资源的发现、勘查与综合利用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推动了盐湖环境、盐湖农业和盐科学体系的发展。

  王研呼吁,地质人要学习郑绵平院士身体力行、率先垂范的工作精神,学习他多年来坚持在第一线的大无畏精神;学习他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科学精神;学习他求真务实、质疑求知的学术作风,坚持实事求是,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紧扣国家需求,为我国地质事业作出贡献。

  王小烈说,60年来,郑绵平院士始终奋战在野外地质工作和地质科研第一线,扎根于青藏高原这块热土,他热爱地质科学事业,辛勤工作、严谨治学,生活简朴,平易近人,诲人不倦、甘为人梯,勇于创新、甘于奉献,是中国地质科学院的骄傲,是年轻一代地质科学工作者的学习楷模,我们应大力弘扬以郑绵平院士为代表的老一辈地质学家的优良传统和献身精神,为发展祖国的地质科学事业而不懈奋斗。

  与会专家学者围绕《盐类科学研究的几个片段》、《罗布泊盐湖开发情况汇报》、《盐湖卤水体系相平衡与热力学性质研究》和《西藏热水活动中铯的富集过程》等学术报告进行了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