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1月13日 星期三

首页 > 新闻类 > 地调要闻

力学所专家提出鲁甸地震为走滑型破裂地震

来源:中国地调局地科院力学所 发布时间:2014-08-05
    2014年8月3日16时30分,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发生里氏6.5级地震之后,中国地科院启动重大地质灾害应急机制,力学所迅速组织专家分析地震地质背景。

  专家组通过地震地质背景分析,认为该地震发生在扬子地块与川滇菱形地块的边界断裂小江断裂带的东侧,震源机制为走滑型破裂地震。同时,综合区域构造、遥感解译、余震活动和震源机制解等资料,判定鲁甸地震的发震断裂是北东向鲁甸-昭通断裂带,地震活动是断裂西南段发生右旋走滑活动的结果。

  鲁甸-昭通断裂带全长约190公里,东北端从川滇交界的小林口一带向西南方向穿过彝良、昭通和鲁甸之后一直延伸到小江断裂带。该断裂带近期非常活跃,位于断裂中段的彝良在2012年已发生过5.6级地震,鲁甸地震则发生在断裂西南端,指示出断裂活动在向西南迁移。从区域活动构造体系角度分析,该断裂带的右旋走滑活动是川滇地块沿大凉山-小江断裂带顺时针旋转产生的北西西-南东东向的挤压应力所致,于青藏高原东缘的构造应力场一致。

  根据中国地质科学院的统一部署,地质力学所一方面抓紧分析相关资料,随时准备赶赴地震灾区开展现场地质考察和调查;一方面,紧急策划部署相应的地应力和微地震的监测工作。



云南鲁甸地震地质背景及震源机制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