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1月13日 星期三

首页 > 新闻类 > 地调要闻

“海洋六号”上的苦与乐

来源:国土资源报 作者:周怀龙 发布时间:2013-09-02


“海六湾”给科考队员们带来了欢乐。



科考队员们甲板小聚。

  怀揣着“建设海洋强国”的深蓝梦想,他们告别了家人、告别了祖国大陆,向茫茫的深海大洋挺进,一干就是160多天。在他们的生活里,既有依依难舍的亲情,也有四顾茫茫的孤寂,更有为了工作不懈奋斗带来的充实和惊喜…… 

  在海洋六号船上,记者与这些可爱的海洋地质工作者一起,感受着他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苦:海洋地质工作的苦更多来自于内心世界

  家书抵万金

  “在当今这样一个信息化时代,远离家人、远离人群,在一个没有互联网、手机、没有外界资讯的空间,整个人仿佛就‘消失’在了这个世界的角落……”有人这样来形容海上的生活。 

  出了海,家就是在千里之外,想家的那种感觉和顾不上家对家人的愧疚,几乎是每个出海的海洋地质工作者的共性。说起家,铮铮铁汉照样唏嘘不已,照样热泪盈眶。“临出海时,儿子特高兴,因为我走了就没人管他了,老追着问爸你什么时候出发呀。”船上临时党委副书记余天明笑着说,其实内心特别地无奈。 

  为了方便科考队员们与家人联系,船上每天收发两次邮件,而且每封邮件大小不能超过10K,这也成了队员们和家人唯一的联系。不过这远远不够,大家每天都要等邮件写邮件。父母妻子的一封邮件,可以看上好几遍甚至十几遍。家书抵万金,在海洋六号的生活里体现得淋漓尽致。 

  当然,一天发两次邮件远远满足不了大家的需求:“如果能上QQ,那简直是人间一种享受”,大家都希望通过QQ和家人实现即时联络。 

  “离开家,海洋六号就是家;远离亲人,所有的队员们都是亲人,所以在这个大家庭里大家之间的关系显得尤为亲切。”

  永远的“非诚勿扰”

  同一集非诚勿扰,连续看三四遍、四五遍,竟然还能看得津津有味,这在我以前看来简直不可思议,但如今我也成为其中一员。并不是因为大家爱看,实在是海上生活的枯燥乏味使然。 

  如果用最简短的词来形容海洋工作的艰苦的话,排首位的肯定是“想家”,其次就是枯燥了。这种枯燥来源于与世隔绝,信息沟通不畅,没有即时网络、没有直播电视、没有报纸、没有新鲜的人和事……160天的工作和生活基本都在船上狭小的空间,于是即使是娱乐消遣,也会出现重复、重复再重复的现象。 

  其实船上不仅仅有非诚勿扰,还有其他节目,如足球、篮球、电影,同样都是上船之前录播的,可惜这些节目看第二遍便味同嚼蜡了。时间久了,大家发现,在船上能同时适合大多数人口味,并且可以重复收看的节目,还是非诚勿扰。

  乐:工作之余短暂放松,既享受也为更好地远航“加油”

  “海六湾”

  疲乏的工作之余,躺在太平洋上清澈的游泳池里,晒着太阳、泡着澡、海阔天空地聊天……这样的日子很多人都没有享受过,也根本想象不到。但在“海洋六号”船飞机平台的下方,就有这样一个船员们自制的露天泳池,绰号“海六湾”。 

  “海六湾”其实很简陋,长宽3米左右,深约50公分,竹竿绑成四方形,铺上帆布,注满海水——一个移动在太平洋上的游泳池就形成了。每天下午四点左右,不值班的队员们便三三两两地过来聊天、泡澡、晒太阳,看大海波涛汹涌、看天空云卷云舒…… 

  到了海上,才知道海洋地质工作者的辛苦。除了工作的疲劳之外,最主要是与外界隔绝、对家人的惦记与挂念。与陆地上的工作相比,这种“精神上的疲惫”比工作上的累更苦。 

  然而,积极勇敢的海洋六号队员

  们却以苦为乐,充分发挥着自己的创造力,自己搭建了这样一个“解乏”池。“大家一起泡着澡,聊聊天,把开心的、不开心的事统统从心底倒出,随风飘走。不知不觉身体的疲劳缓解了,心里的郁闷解开了……好比专业的心理咨询师。” 

  对于这个小小的“海六湾”,队员们如是说——“虽然我们享受的苦很多人没经历过,但海洋地质工作的乐趣也是很多人的人生所没有的。”

  生命不息,运动不止

  斜阳里,一边散步,一边享受着来自太平洋的海风,是“海洋六号”大部分人晚饭后的必修功课。在海洋六号上,不少运动爱好者,即使在空间狭小的情况下,依然坚持运动、坚持锻炼。 

  年青的队员上船后都有自己的目标:“我一定要把肌肉再练结实点”、“锻炼锻炼,争取减点体重”,更多的是出自于自己的爱好:踢毽子、打球。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在一个10多平米的房子里,竟然乒乓球、健身、桑拿房一应俱全,空间使用率之高让人难以想象,同时这里也是船上最热闹的地方。到了晚上,二层的运动室会非常热闹,打球、健身、跑步……笑声阵阵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