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那山谷的风,吹动了我们的红旗……”7月26日,在激情洪亮的歌声中,以“弘扬三光荣 谱写新华章”为主题的2013年地球科学与文化研讨会在北京地大国际会议中心拉开帷幕。研讨会由中国地质调查局主办,中国地质图书馆、中国国土资源报社、国土资源部宣传教育中心、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地学哲学委员会、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青年分会共同筹办。赵鹏大等院士、专家、学者和中国地质地调局及局属单位领导共百余位地质工作者出席大会。
中国地质调查局党组成员、纪检组长李海清在致辞中表示,“三光荣”精神是鼓舞和影响几代地质工作者的传家宝,是鼓舞新一代地质工作者建功立业的精神动力和力量源泉。当前,中国地质调查局党组已把“弘扬三光荣精神”作为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自选动作,以此作为改进工作作风的有力抓手,筑牢地质队伍的精神基石,着力解决地质队伍中存在的艰苦朴素精神淡忘、学风文风浮躁、潜心钻研业务不够、真抓实干劲头不足等问题;紧密围绕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和日常业务工作,立足岗位无私奉献,破解难题,敢于担当,争创一流业绩,以实际行动诠释新时期地质人的精神风貌。
原地质矿产部政治部副主任李长清、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司司长关凤峻、机关党委副书记张先余、中国国土资源报社社长陈国栋、2012年中国地质调查局“十大杰出青年”代表黎清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原党委书记毕孔彰、长安大学党委副书记杜向民等嘉宾,围绕“三光荣”精神的诞生、传承、发展及其文化内涵和社会价值,结合当前的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地质文化建设、实现中国梦、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等内容作了精彩演讲。贵州地矿局的“地矿文化现象”、江西地矿局的“三光荣精神宣讲足迹”、湖南地矿局的“快乐文化”、北京地矿局对地质文化与城市发展的独到见解,赢得了满堂喝彩。这些来自地质工作一线的代表密切结合本单位的地矿工作发展的历程,以及个人的经历和感悟,生动阐释了“三光荣”精神的巨大精神力量和支撑作用,展示了新时期的地质事业发展历程中,“三光荣”精神的不断传承和发展、丰富和创新,鼓舞了广大地质工作者秉承地质行业的优良传统和品质,投身地质事业的决心。
与会者一致认为,“三光荣”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艰苦奋斗精神的传承,是地质工作者的价值追求,是地质事业之魂。当前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美丽中国梦的伟大实践的新形势、新需求,再一次将地质工作者推向了保障发展、保护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先行者、开拓者前沿。地质工作者须发扬优良传统,推动地质文化建设,不断丰富、拓展“三光荣”精神的内涵和外延,形成新时期的地质精神,敢于担当,勇于拼搏,坚守奉献,务实创新,在找矿立功中实现理想,在拼搏奉献中创造未来,推进地质事业大发展、大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