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1月13日 星期三

首页 > 新闻类 > 地调要闻

区域地下水流理论国际研讨会在西安召开

来源:中国地调局水环部 作者:吴爱民 发布时间:2013-06-25

  由中国地质调查局、国际水文地质学家协会区域地下水流专业委员会等单位主办,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武汉)和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等单位承办的区域地下水流理论、应用与发展国际研讨会于2013年6月22-23日在西安举行。国际水文地质学家协会区域地下水流专业委员会主席Judit Mádl-Szonyi教授、区域地下水流理论创始人József Tóth教授、国际著名水文地质学家G. B. Engelen教授等17位国外专家和国内代表,共160余人参加研讨会。中国地质调查局王学龙副局长出席会议并讲话,水环部文冬光主任主持会议并做学术报告。会议交流了区域地下水流理论研究进展,探讨了区域地下水流理论发展趋势,宣传了中国水文地质工作成就,将对促进区域地下水流理论领域国际合作与创新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王学龙副局长首先受国土资源部副部长、中国地质调查局局长汪民委托,向来自世界各地的水文地质专家表示欢迎。随后介绍,中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国家,地下水在支撑经济社会发展、保障城乡居民饮水安全、维系生态环境系统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国的水文地质工作起步虽晚,但通过50多年努力,已经建立起比较完善的水文地质工作体系、学科体系和技术方法体系。中国正处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快速发展时期。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落实中共中央提出的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协调处理好地下水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是广大水文地质工作者迫切需要解开的一道难题。

  王学龙副局长表示,中国地质调查局将紧密围绕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进一步加强水文地质调查工作,重点推进基础水文地质填图、严重缺水区地下水勘查、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和地热能勘查开发,完善国家地下水监测网络,建设全国水文地质信息服务平台,并将以本次研讨会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培育国际一流水文地质科研团队,形成一批有重大影响的水文地质调查研究成果,积极服务生态文明建设。他希望,各位专家和代表要继续关注支持水文地质事业发展,把中国的水文地质工作推向深入。

  本次会议共收录学术论文43篇,其中32篇论文进行大会交流。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武汉)、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等单位的领导参加了会议。会后,国外专家现场考察了鄂尔多斯盆地地下水勘查研究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