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1月13日 星期三

首页 > 新闻类 > 地调要闻

青藏高原地质系列研究成果面世

为国际地学界了解青藏地质构造总貌提供指南

来源:国土资源报 作者:王立全 发布时间:2013-06-24

  日前,《青藏高原地质—构造—航磁—重力及中生代构造—岩相古地理系列图及说明书》系列成果正式出版发行,充分展示了我国青藏高原区域地质调查及地质科学研究取得的新成果、新认识。

  据了解,该系列成果由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调中心承担,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陕西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二综合物探大队、成都理工大学协作完成,包括青藏高原及邻区1∶150万地质图、大地构造图及1∶300万中生代构造—岩相古地理图、航磁系列图。

  青藏高原及邻区1∶150万地质图是基于全区177幅1∶25万区域地质调查新资料和各专项研究成果,首次采用岩石地层单位“群或组”为基本成图单元编制而成的。该图及说明书在系统梳理、区域综合对比岩石地层单位划分及序列的基础上,对区域构造格架、地层及构造—地层区划进行了重新厘定,并阐述了各地层及构造—地层区、分区的基本地质特征。1∶150万大地构造图采用大地构造相时空结构分析方法编制而成。该成果在重新定义大地构造相、厘定大地构造相划分方案和建立大地构造相基本特征的基础上,以大洋消亡形成的对接带和弧后或弧间洋盆消亡形成的结合带为主干构造边界,对大地构造格架、区域构造单元划分进行了重新厘定,提出了青藏高原特提斯形成演化和大陆边缘俯冲增生—碰撞造山新模式。

  青藏高原及邻区1∶300万中生代构造—岩相古地理图,以板块构造学说为理论指导,以大陆边缘多岛弧盆系造山模式为主线,以大地构造相及其相关沉积岩相、混杂岩相、岩浆岩相与变质岩相的时空结构分析为基本方法,编制了青藏高原中生代6个重要地质断代的构造—岩相古地理图。1∶300万航磁系列图成果在历年来航磁、重力调查成果资料的基础上,对航磁和重力反映的大地构造单元、断裂构造和岩浆岩等问题进行了集成研究、重新厘定,并对重要的构造行迹进行了探讨。

  该系列成果为国际地学界全面、客观、详实地了解青藏高原及邻区地质构造总貌乃至各造山带的结构组成及演化提供了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