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1月13日 星期三

首页 > 新闻类 > 地调要闻

务实合作 共赢发展

2013中国—东盟矿业合作论坛暨推介展示会综述

来源:国土资源报 作者:王少勇 陈国章 发布时间:2013-05-17
  初夏的广西南宁市,处处繁花似锦。5月10日~12日,第四届中国—东盟矿业合作论坛暨推介展示会如期在这里举行。

  每年都有实质进展,每年都有崭新气象的中国—东盟矿业合作论坛,已成为中国与东盟各国矿业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与中国国际矿业大会并称我国“一南一北”两大国际矿业盛会。

  今年,以“加强矿产技术合作,推动矿业科学发展”为主题的中国—东盟矿业合作论坛,显示了中国与东盟各国的矿业合作向着更加全面,更加务实,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前进。

  务实推进矿产合作,共同推动矿业发展

  5月11日下午举行的项目推介洽谈会,是本届论坛的重头戏之一。会场座无虚席,气氛热烈,企业家们都在以敏锐的嗅觉捕捉着商机,不少企业收获颇多。

  短短三天的论坛活动中,成功签约地质矿产合作项目15个,项目总金额达51.9亿元人民币。这绝非偶然,今年以来,中国矿业企业就已经纷纷加大了对东盟的投资力度,1~4月,中国在东盟各国投资矿业合作项目达76个,主要分布在缅甸、菲律宾、柬埔寨、马来西亚、老挝、印尼、泰国等国。东盟已经成为中国矿业企业海外投资的重要目的地。

  开幕式上,广西壮族自治区主席陈武在热情洋溢的致辞中指出,中国与东盟各国都具有丰富的矿产资源,矿业经济发展互补性强,合作基础良好,合作潜力巨大。广西是中国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前沿和窗口,愿意与东盟各国携手共进,深化在矿产勘查开发、矿业信息交流、矿业人才培训、矿产品贸易及矿业设备技术、矿业物流运输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

  矿业企业高峰论坛上,中国黄金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宋鑫认为,东盟国家矿产资源丰富,找矿潜力非常大,该地区经济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势头,对资源也提出了刚性需求,中国和东盟在地质找矿方面的合作显得十分必要和迫切。所以,中国矿业企业应该进一步加强与东盟国家矿业部门和矿业企业之间的合作,进一步提升中国与东盟矿产资源勘查开发水平,利用区位优势,共同促进矿业发展。

  泰国工业部初级工业矿产司司长山何·尼友泰表示,泰国非常看重与中国的矿业合作,支持泰国矿业企业在中国进行投资,同时也欢迎中国企业在泰国从事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对此,泰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希望中国与东盟各国之间进一步完善交流合作机制,更多地进行技术、知识、信息、经验等方面的交流与分享,进一步加强在勘查、采矿、贸易、投资等方面的合作。

  本届论坛还举办了东盟国家矿业部门高官与中国企业家专场见面会。中国冶金地质总局、中国铝业公司、中国黄金集团公司、保利矿业集团等大型矿业企业负责人与参加论坛的东盟国家矿业部门官员面对面交流,开诚布公地沟通在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协商进一步合作事宜。    

  主动承担社会责任,赢取广阔发展空间

  “中国将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推动矿业转型升级,发展绿色矿业,建设和谐矿区,加强矿山地质环境的治理、恢复,建设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鼓励和支持国内有能力、有信誉、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扩大对东盟国家的矿业投资,实施有利于发展当地经济、改善当地民生的矿业项目。”开幕式上,中国国土资源部副部长汪民的一席话赢得阵阵掌声。

  是的,有责任、可持续地发展矿业,已成为中国和东盟各国的共识。

  马来西亚自然资源与环境部矿产资源司司长扎拉克说,要实现矿业的可持续发展,企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十分重要。采矿企业有三个责任:对政府负责是指不逃避税费,使政府可以用这些税费对采矿造成的相关损失进行补偿。对员工负责是指关心员工的健康,确保员工的安全。对社区负责是指充分尊重当地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采用最合理的开采方式,注重保护生态环境,并且在发展矿业的同时带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给群众带来福利。

  菲律宾地质矿产总局副局长埃尔默的演讲题目就是“推进责任矿业”。他指出,现在菲律宾矿产开发受到的阻碍主要是民众出于对环境保护的担忧,政府颁布了一些针对性的措施,还有一些社会组织试图永久禁止一些矿产资源的开采。面对这种局面,一方面政府要加强引导和监督管理;另一方面,矿业企业要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企业应当创新技术方法,更加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同时给当地社会发展带来好的影响。

  对此,中国五矿有色金属控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郝传福深表赞同。五矿有色与东盟10个国家中的9个有长期的经贸往来,并且拥有老挝最大的铜矿山——赛班铜矿90%的股权,该铜矿每年产值相当于老挝GDP的9%,贡献政府财政收入的2%左右,成为老挝当之无愧的纳税大户。郝传福在介绍经验时说,一个企业若要成功,除了具有硬实力,还要有很强的软实力,即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在开发矿产资源的同时,五矿有色一直着力提升当地社区发展能力。赛班铜矿所在地区是老挝最贫困地区之一,五矿有色为矿区当地居民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优先聘用老挝籍人员;在当地进行开发式扶贫,常年为当地居民提供技能培训。同时,五矿有色认真保护当地生态环境,帮助当地政府保护珍惜生物,有效改善了环境。这些努力,为企业赢取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携手发展矿业科技,加强人才交流合作

  论坛开幕式上,随着两块红布徐徐掀开,中国—东盟矿业合作人才交流培训中心在人们期待中正式成立。它标志着,中国与东盟各国进一步推动矿业科技交流,积极探索建立技术转移和技术推广的新机制浮出水面。

  本次论坛,专门举办了两场涉及技术的分论坛:勘查技术论坛和采选技术论坛。技术分论坛上,多位资深专家分享了自己的研究成果,吸引了很多矿业界人士前来倾听和求教,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在勘查技术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毓川介绍了广西大厂矿带矿产地质研究成果。他指出,大厂矿带是我国重要的有色金属矿产基地,已有两个超大型矿床和一批中、小型矿床。目前来看,已有矿床深边部有很好的找矿前景,芒场、芙蓉厂矿田都有巨大找矿潜力,只要加强勘查,一定会取得新的找矿突破。

  中国地质调查局科技外事部副主任连长云和大家分享了中国的矿产勘查新技术。他指出,随着地表矿越来越少,找矿的难度越来越大,找矿的重点集中在应用新方法和新技术寻找隐伏矿或盲矿,以及深部矿上,这迫切需要一些新的勘查方法技术来指导。连长云主要介绍了两种用于勘查深部或隐伏矿的最新的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技术以及大家普遍关注的页岩气勘查开发技术。

  中国地调局成都地调中心的林方成研究员介绍了东南亚地区矿产资源分布规律。从2011年开始,成都地调中心和武汉地调中心、南京地调中心等单位合作,开展了面向整个东南亚地区的综合研究,全面搜集东南亚地区的地质矿产资料,并建立地质矿产数据库;编制东南亚地区地质图、大地构造图、成矿规律图等系列地质矿产图件;进行矿产资源分布、成矿条件、成矿规律总结,圈定找矿远景区;研究成果提供给社会使用,并与东南亚国家交流共享。

  在采选技术论坛上,7位嘉宾分别演讲,并与观众现场互动。中国黄金集团公司副总工程师韦华南介绍了采金工艺技术的新发展。广西大学马少健教授介绍了硫化矿铁帽矿石锌铁分离和回收试验研究成果,中国冶金地质总局正元国际矿业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李先军介绍了综合利用微细粒低品位难选金矿石的技术。

  2013中国—东盟矿业合作论坛暨推介展示会已然落幕了。但是,中国与东盟国家的矿业合作,必将借助这次大会的东风,飞向新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