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震中集结
——连线部地灾应急中心副主任田廷山
来源:国土资源报
作者:周飞飞
发布时间:2013-04-24
4月20日8时02分四川雅安芦山发生7.0级地震,国土资源部迅速启动地质灾害一级应急响应,立即派出专家组赶赴灾区组成前方工作组,协助当地政府开展地震救灾,组织协调地质工作者开展地灾排查、地震破裂带调查等工作。4月22日9时,记者对工作组专家、国土资源部地质灾害应急中心常务副主任田廷山进行了电话采访。
余震不断,痉挛中的芦山
记者:您到震中了吗?那里的情况怎么样?
田廷山:昨天(4月21日)我们已经进入了位于震中区的芦山龙门乡。我们看到,芦山房屋损坏严重,无论是新房还是旧房都出现严重开裂。与汶川地震相比,这次地震无论是震中的破坏程度还是波及面积都要相差很多。毕竟,上次是8.0级,这次是7.0级,震级差一级,释放的能量就相差约33倍。
现在,这里余震十分频繁,昨天下午5时5分左右,我们经历了一次较大的余震,后来报告说有5.4级。我们听到不远处的山上传来了非常大的声音,就像放炮一样。我们所在的地方就是一个痉挛中的大地,时常会颤抖,许多地方飞石不断,这为救灾工作带来了很多困难。
(记者从网上查到:截至4月22日8时,芦山“4·20”强烈地震共记录到余震2044次,其中3.0级以上余震90次,包括5.0~5.9级4次、4.0~4.9级20次。)
山体松动,地灾隐患大
记者:一定要注意安全!那边的地质情况怎么样?
田廷山:其实我们现在最担心的是地质灾害的问题。汶川地震称得上翻天覆地,大多数松动的岩石都震下来了。雅安地震强度远没有汶川地震大,山上的岩石许多被震松了却没有掉下来或者滑下来,这就大大增加了地质灾害发生的几率。现在还不是汛期,如果不及时排查、发现并治理,一旦汛期到来,许多隐患就可能酿成灾祸。
地质工作者当前就是要加强地灾隐患排查,防止暴雨引发高位滑坡或泥石流。我们希望受灾地区的人们,一定要重视对地灾的防范,防止出现新悲剧,千万不能掉以轻心!
36支地灾排查队伍,向地震灾区集结
记者:国土资源部组织了36支地灾排查队伍,大批的地质专家正在赶赴现场。
田廷山:是的。我们马上就与部里派出的来自中国地质科学院的野外地震地质灾害调查组会合。这次带队的专家是地科院副院长董树文。他们昨天下午两点就到达成都了,但过来的路实在不好走。
记者:地科院的专家将着重对地震断裂带进行考察和认识吗?
田廷山:地科院的专家应该会深入震中进行一系列的科学观测、记录和研究。国土资源部启动一级应急响应后,国土资源系统的抗震救灾战役已经打响,各部门、各单位都会按照统一部署,根据自身业务的特点完成相应的职责。
不过,现在这里正在实施严格的交通管制,除救援之外的所有其他车辆停止进入,留下生命通道供医疗救援队伍,其他车辆必须由省政府批准才能进去。我们的确看到,由于芦山县地处河谷,地震发生后大量社会车辆进入灾区,阻碍了救援车辆通行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