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1月13日 星期三

首页 > 新闻类 > 地调要闻

真切地感受心灵震撼的力量

——序《有那么一群人——走近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员》一书

来源:中国矿业报 作者:汪 民 发布时间:2012-12-05

  关注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员,就是关注中国地质灾害防治事业。

  湖南省国土资源厅组织知名作家深入基层和一线,用作家们的眼光和笔触,细致而生动地记录了40位优秀群测群防员的生活和工作。这么一群人,虽然只是非专业的、最为普通的农民、教师或基层干部,却用生命守护生命,以最真挚的心灵和最负责的担当,展现了基层群测群防员的精神风貌,让我们领略到了许多平凡的伟大。他们虽然不是专业人员,却居安思危、心怀忧患;他们虽然平凡平淡,却乐于奉献、勇于担当;他们虽然少有赞誉,却能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心灵震撼的力量。

  我国是世界上地质灾害最严重、受威胁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地质条件复杂,构造活动频繁,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裂缝等灾害隐患多,分布广,且隐蔽性、破坏性强,防范难度大,特别是近年来受极端天气、地震等影响,地质灾害呈频发多发之势,防治形势十分严峻。党中央、国务院对此高度重视。2011年6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决定》。国土资源部坚持把“以人为本”的理念贯穿于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各个环节,以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根本,以建立健全地质灾害调查评价体系、监测预警体系、防治体系、应急体系为核心,不断强化全社会地质灾害防范意识和能力,我国地质灾害防治水平得到全面提高。

  全国有20多万处地质灾害隐患点,有近35万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员。自1998年以来,建成了1337个群测群防“十有县”,覆盖了95%以上的地质灾害高、中易发区,初步建立起群测群防和专业监测结合的地质灾害监测体系。据统计,该体系在全国成功实施地质灾害避让5000多起,避免了超过25万人的伤亡。实践证明,开展地质灾害群测群防,是现行条件下最有效的防治手段,是我国地质灾害防治的一大创举。这些花钱少、实效大的基础性工作,对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发挥了重要作用。

  整体来说,目前的群测群防体系还有待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地质灾害多分布在偏远山区,这些地方又相对来说比较贫困和落后,财政比较困难。群测群防员主要是兼职人员,大多为村组干部、教师、骨干群众和基层国土资源工作人员等。少数地区对群测群防员有少许经济补助,但绝大多数没有相应报酬,未落实应有待遇。可以说,他们真正处在一种思想辛苦、工作刻苦、生活清苦的状态,各级各相关部门应特别关心和重视这个群体,积极努力为他们创造较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更大程度地发挥群测群防作用。

  地质灾害防治既是一项专业性强的技术工作,又是一项关乎民生的社会工作,是做人的工作。湖南省国土资源厅把地质灾害防治文化建设作为地质灾害防治的一项重要内容,组织作家们进行采风活动,这是宣传推介方式上的又一次创新,也是一件十分有意义有影响的工作。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们将更清晰地认识到群测群防员这个特殊群体,真切感受他们的酸甜苦辣。同时,也强化了地质灾害防治理念,掌握了地质灾害防治知识,提高了全社会地质灾害自警自护自救的能力。这是这本书最大的价值,是为序。

    (作者系国土资源部党组成员、副部长,中国地质调查局党组书记、局长。标题为编者所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