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通过创新发展,走向地质强国?新时期的“青藏精神”是如何炼成的,与地质文化之间是什么关系?在强劲发展的地质找矿事业中,关于地质文化建设的理性思考有哪些?文化力在推动地质事业发展过程中产生哪些巨大能量?对于地质文化建设新高潮,地质人该做好哪些准备?……在全国上下、行业内外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之际,这些事关地质文化发展的重要课题和思考,在11月24日在北京召开的主题为“繁荣地质文化,服务地质找矿”的2012年地球科学与文化研讨会上一一呈现,精彩的“文化论道”也引发了强烈的文化共鸣。
此次会议由中国地质调查局主办、中国地质图书馆承办,主要围绕“地质文化与地质事业发展、新时期地质精神及内涵、地质队伍建设及思想政治工作、中国地质调查工作百年历史人物及学术思想”等议题展开研讨。中国地质调查局党组成员、纪检组长李海清出席会议并致开幕辞。会议由中国地质调查局直属机关党委常务副书记余浩科主持。
李海清指出,要大力加强地质文化研究工作,在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之上,不断赋予地质精神以新的时代元素,丰富其内涵,拓展其外延。同时,要为地质文化研究搭建平台,建设和发展适应时代要求和行业特点的地质文化,积极创作优秀的地质文化作品,并通过多种形式宣传地质文化理念、传播地质知识、弘扬地质精神、树立地质人形象,提振地质人攻坚克难的士气,增强地质队伍的向心力和战斗力,让地质事业永远充满激情和生机活力。
中国地质图书馆顾晓华馆长做了题为“学习贯彻十八大,推动地质文化创新发展”的主题报告。会议期间,十余位专家学者在大会上作了报告。孙枢院士高屋建瓴地阐述了地质科技创新发展与如何使我国走向地质强国,发人深省。张洪涛参事则通过讲述获得2011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青藏高原地质理论创新与找矿重大突破”背后感人至深的故事,诠释了“青藏精神”,极大地丰富了地质文化的内涵和外延,引发了与会代表的颔首称赞。此外,发言的专家学者还通过分享关于地质文化建设的理性思考,讲述地学大师“为师为学,求实求新的风范,从生态文明视角审视新型地质文化发展,介绍公益性组织在地质文化体系建设中的重要作用等,系统展示了现阶段地质文化建设理论研究的成果。来自各地勘行业文化建设先进单位的代表则结合单位文化建设实践经验和成果,展示文化力在推动地质事业发展中的巨大力量。而常江老师题为“迎接地质文化建设新高潮”的报告,描述了地质文化巨大的生命力和繁荣发展的前景,将大会的气氛推向了最顶峰,赢得了满堂喝彩。
与会者认为,本次研讨会为地质文化研究搭建了一个及时、有效、有力的平台,文化专家的风采令人敬佩,文化建设的成果令人叹服,并获益匪浅,新时期的地质精神赢得了喝彩,文化发展繁荣的美景让人流连驻足,此行非虚。这次会议也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积极探索和实践,是对地质文化建设的深化和推动,希望能够继续举办下去,成为地质文化研究和建设领域的一个品牌。
中国地质调查局原局长、中国地质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孟宪来,国务院参事、国土资源部原总工程师张洪涛出席会议。中国科学院院士孙枢、李廷栋、翟裕生,国土资源部有关司局、中国地质调查局有关部室及局属单位负责人,行业地勘单位、高校、中国化石保护基金会的有关学者和专家,中国地质图书馆相关人员等近200名代表参加了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