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未来1O—15年地质调查事业发展的关键期,中国地质调查局将继承和弘扬“三光荣”和“四特别”的优良传统,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事业中再建新功,向着建设世界一流地质调查局的目标大步前进。
精神文明建设面临新课题
“构建和谐中国地质调查局,实现诚信友爱、团结协作、公平公正的长远目标,任务艰巨。精神文明建设在打牢共同思想基础、营造和谐舆论环境、培育文明道德风尚、创造良好文化条件等方面将承担重要责任,同时在凝聚人心、融洽人际关系、促进团结友爱、推动单位稳定方面将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中国地质调查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建设世界一流地调局,不仅需要有一流的硬件环境,更需要建设一流的软环境,需要一流的职工素质、一流的人文环境、一流的服务水平、一流的单位风气。中国地质调查局在硬件环境的塑造、职工良好素质的培养、职工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整体服务水平的提高等方面的差距,使得精神文明建设的任务更加紧迫和艰巨。而且,在网络信息化迅猛发展、中外思想文化交相融入的时代,如何在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同时,提高人民群众的文明素质,筑牢思想文化阵地,同样是中国地质调查局面临的精神文明建设的新课题。
2OO7年开始,中国地质调查局便迈入了首都文明单位和中央国家机关文明单位“双文明单位”的行列。如今,面对创建“中央国家机关文明单位标兵”、“首都文明单位标兵”、“全国文明单位”的新目标,地调局仍亟待巩固已有成果,大力整治薄弱环节,全面提升创建质量,着力培育创建特色,深化文明单位创建工作的长效机制。
全面提升职工文明素养和单位文明水平
为促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三个文明建设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推进地质调查工作科学发展提供思想保证、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中国地质调查局编制了《中国地质调查局精神文明建设发展规划(2O11一2O25年)》,提出以服务“建设世界一流地调局”为使命,以提升职工文明素质和单位文明程度为核心内容,坚持“以人为本,共铸文明”的理念,大力弘扬地质文化,大力推进思想政治建设、公民道德建设和作风建设,全面拓展和推进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规划》明确,在未来15年间,将扎实推进实施凝聚力工程建设以及文明礼仪教育、诚信教育和公民道德建设,使地调局精神文明建设及局职工文明素质提升到一个新水平;扎实推进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建立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安全稳定的工作环境、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文明礼貌的礼仪环境,形成全局职工团结奋斗的共同理想和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形成深厚历史文化底蕴和强烈现代文明气息相互交融、有机结合的地质文化;提高职工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培养一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适应新时期地质调查工作需要的职工队伍,全面提升职工文明素养和单位文明水平。
围绕提高职工文明素质和单位文明程度,全面深化和推进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国地质调查局将重点抓好思想道德建设、创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地质文化建设、文明单位创建、凝聚力工程以及思想政治工作6个方面的工作。
大力加强地质文化建设
“热爱祖国、追求真理、开拓创新、无私奉献是地质行业的精神,建设世界一流地调局是我们的建局目标,业务立局、事业兴局是我们的建局理念,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廉洁高效、服务一流是我们要倡导的地质调查工作职业道德。这些都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地质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也是对过去的创新和超越,集中展现了地质调查人在改革发展的新形势下负重奋进、开拓创新的精神风貌和创造新业绩、实现更大发展的雄心壮志。”相关负责人如是说。
为此,地调局要求,局系统各单位要把新时期的地质行业精神、建局目标、建局理念和地质调查工作职业道德作为共同信念和价值追求,把宣传和弘扬行业精神、建局目标、建局理念和职业道德作为一项极为重要的任务,使广大干部职工在地质调查改革发展的伟大实践中,始终保持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培养职工追求真理、实事求是、勇于攀登的科学精神,倡导热爱科学、献身地质事业的人生追求。各单位要在深刻领会新时期地质行业精神和核心内涵的基础上,总结提炼具有凝聚职工队伍且特色鲜明的“团队精神”,形成各具特色的勘探文化、施工作业文化、科研文化、管理文化、人才文化、安全文化、质量文化、服务文化等多元化、多层次的地质文化的子文化,使之成为地质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具体体现。
据介绍,中国地质调查局还将通过全面提升职工文明素质、开展“立足本职、建功立业”活动以及文明礼仪主题教育实践活动,通过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导向作用,大力加强职工思想道德建设;通过树立科学的学习理念,开展争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活动和“两带一创”主题活动,创建学习型党组织;围绕地质调查事业发展,提高业务能力,为国家经济建设提供资源保障这一中心任务,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凝聚一切可以凝聚的力量,促进地质调查事业的发展,增强单位经济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