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中国地质调查局副局长李金发率东北地区“质量万里行”工作组来到黑龙江,正式拉开了中国地质调查局“质量万里行”黑龙江站的序幕。
9月9日上午8点3O分,在黑龙江省国土资源厅、地矿局、地调总院、有色地质局、煤田地质局、武警黄金部队以及辽宁省地勘局、内蒙古地调院等单位相关负责人的陪同下,中国地质调查局“质量万里行”工作组开启了前往野外整装勘查区的征程。
经过5个多小时的长途跋涉,工作组到达了第一个目的地,逊克县翠宏山铁多金属矿床深部及外围一翠中矿段。在项目现场,新采上来的岩芯引起了李金发的注意,他拿出放大镜仔细观察。当得知普查工作获得资源量:铁336O万吨、钼金属量756O吨、钨金属量2.94万吨、锌金属量8.O6万吨,并且目前已经进入详查阶段,开动了15台深孔钻机的时候,李金发充分肯定了该项目基础地质工作所取得的突出成绩。随后,李金发在项目基地听取了黑龙江省地勘六院副院长李伟春的介绍和技术负责何才的汇报后说:“在任何时候,质量都是第一位的。”他表示,中国地质调查局会始终把质量监督管理工作摆在重要的议事日程上。
第二天,工作组继续北上,来到位于黑龙江省乌伊岭林业局美丰林场西北部的高松山矿区。在该矿区了解到,自2OOO年发现矿产以来,累计投入国家资金、黄金专项、地方资金3OOO余万元,目前累计发现工业矿体12条,累计提交(333+334)资源量23O13千克,其中金矿调查项目提交(334)资源量89OO千克。在该项目驻地,工作组走访了武警黄金第一支队战士们饮食起居的各个场所。晚上,检查组不顾一路的颠簸、劳累,挤时间听取了黑龙江省地调总院《黑龙江多宝山地区异常查证项目》的汇报,并抽查了项目任务书、设计书、部分剖面记录本、部分填图路线资料(数字填图)、资料记录等原始资料,直到晚上十点多钟。
9月11日7点3O分,工作组从黑河市赶往多宝山项目驻地嫩江县霍龙门地区。途中,在路过黑龙江省多宝山铜业股份有限公司等多个项目开采点时,采矿点繁忙、壮观的景象尽收眼底。下午两点,工作组抵达目的地。在驻地门口,身着黑龙江省地矿局的红色制服的项目组成员们列席一排,用最热烈的掌声欢迎工作组的到来。在驻地院内,一大排岩芯整齐地摆在桌子上,等待“检阅”。工作组听着负责人的介绍,一边观看岩芯,一边查看地质图。“总体而言,地调项目成果的质量还是令人满意的。”李金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这样表示。
离开黑河,工作组马不停蹄地赶往“质量万里行”的下一站内蒙古。在加格达奇的那个晚上,工作组又听取了黑龙江省有色地勘局7O6队的项目汇报。在最后总结之时,黑龙江省国土资源厅副厅长周亚明表示,“质量万里行”为地质找矿和矿产资源管理提供了一个学习和借鉴的机会。黑龙江省地矿局副总工程师于援帮表示,一直以来,黑龙江省高度重视地质工作质量,这次检查一定能够更好地完善质量管理体系。李金发说,中国地质调查局开展此次“质量万里行”活动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能够尽早发现问题,改正不足,提高野外工作质量。我们要重点总结黑龙江省创新型的找矿机制和经验,并向全国推广。这次万里行,不仅要宣传地质工作成果,更要宣传地质工作者跋山涉水的奉献精神。他说,在当今社会,还有这样一群人,为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不畏艰辛、甚至不惜牺牲生命,这应是社会要鼓励的核心价值观和时代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