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南非德班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谈判大会主题边会上,发布了《南南科技合作应对气候变化适用技术手册》(第二版),水环所研发的“软土层快速成井技术”和“浅部贫水层水开发及雨洪水集成利用技术”被列入其中。
“软土层快速成井技术”为软土层地区地下水开采提供了便捷方法,并获得国家发明专利。该技术能有效避免井壁坍塌的发生,在有无水源的情况下均可实现一次性成井,成井深度可达10米,出水量能满足一般家庭生活使用,有效解决了软土地区浅井成井工序复杂、装备携带困难、耗费成本高等问题。该技术的推广应用,对我国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以及内陆地下水位较浅地区农村实现以家庭为单位分散供水意义重大。
“浅部贫水层地下水开发及雨洪水集成利用技术”针对我国东部沿海咸水、微咸水分布区浅层含水层单井出水量小,不能大规模长时间开采问题,通过建设水平辐射渗井和大口竖井的结合井、虹吸连通增采井、“抽咸换淡”井组等有效方式,成功实现了华北平原东部浅层地下水、雨洪水和河水的循环巧用,大幅度增加了当地的可利用水源。该项技术已在天津、河北、山东等地得到推广应用,有效促进了当地居民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和咸水区的水土改良。
以上两项技术的组合应用,可以很好地解决我国各地地下水浅埋区的地下水开发利用和苦咸水利用难题,为当地居民改善生活,发展经济提供重要的帮助。通过《南南科技合作应对气候变化适用技术手册》(第二版)的发布,两项技术有望在东南亚、非洲和拉丁美洲的沿海低平原区得到推广利用。
近年来,水环所鼓励科学家面向社会需求开展研究,解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涌现了一批很有价值的专利和技术,2010-2011年共有5项实用新型专利和1项国家发明专利获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