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日,水环地调中心华北地方病项目组为太行山区严重缺水的大赤涧村成功实施了一眼单井出水量可达500m3/d的示范孔,彻底解决了该村的吃水难题。
大赤涧村地处太行山区东麓边缘,属低山丘陵区,全村1600余人,吃水仅靠村东一口深井。由于近年水位下降、春季干旱等原因,饮水现状日益严峻,甚而为此屡次与邻村发生纠纷,该村因此被列为曲阳县水利局急需解决饮水的村庄之一。
水环地调中心华北地方病项目组工作人员通过调查了解到,大赤涧村属地下水的贫水区,找水靶区局限于村东的小范围内。靶区地处灵山向斜核部,区域分水岭边缘,奥陶系与石炭系地层的分界处,地层岩性变化大,构造迹象不明,地质条件相对复杂。此外,靶区内煤场集中,变压器、高压线密布,通讯线缆密集,来往车辆多,工作场地硬度大,水位埋深大,给物探勘查带来了极大的困难。通过实地勘察,工作组迎难而上,严格要求,不因困难而降低工作标准,制定出实际可行的工作计划和工作进度,EH-4测量改在夜间进行,并进行了1:1万水文地质调查5.0km2,EH-4电导率成像剖面430m,音频大地电场剖面360m。最后经过多次勘查与论证,确定合适井位,采用空气潜孔锤钻井,成井深度达230m,抽水试验持续12h,水位稳定降深33.18m,单井出水量500m3/d,解决了大赤涧村人畜饮水困难。
通过该示范孔的实施,项目组总结了该区地下水的富集规律,为以后在该区寻找地下水积累了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