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资源科普基地建设加速
来源:国土资源报
作者:赵 凡 陈祖洪 尹建军
发布时间:2011-11-29
11月25~26日,2011年国土资源科普基地工作研讨会在海南省海口市召开。会议表明,国土资源科普基地建设开始加速,“我们的目的是要把科普基地打造成为国内高水平的国土资源科普平台”,国土资源部科技与国际合作司司长姜建军说。
自2009年开始的国土资源科普基地创建工作受到了社会的高度重视和好评。目前,国土资源部在全国命名了两批共109家国土资源科普基地,其中科技场馆类36家、资源保护类63家、科研实验类10家。河南、河北等省也相继开展省级国土资源科普基地建设工作。
按照国土资源部和科学技术部新近下发的《国土资源“十二五”科学技术普及行动纲要》,到2015年,要通过科普基地、科普活动、科普作品、科普人才以及科普基础工作的全面发展和进步,形成特色鲜明的国土资源科普体系,国土资源科普能力显著提升,公民国土资源科学素养大幅度提高,国土资源科普事业得到长足发展,总体水平处于全国各行业前列。
研讨会上,大家一致认为,尽管科普基地建设的成就有目共睹,但是,各类科普基地都还存在很多共性的问题,比如科普投入不足、科普人才严重匮乏、交流合作不能满足需求、工作缺乏规范等。
会议提出,要加大力度,提速国土资源科普基地的建设。一是要制定《国土资源科普基地发展规划》,完善《国土资源科普基地推荐及命名暂行办法》。修改细化国土资源科普基地命名、评估标准。尽快完善出版《国土资源科普基地建设指南》。二是分级命名建设国土资源科普基地。到2015年,全国国土资源科普基地要达到150个,省级国土资源科普基地初具规模,部分有条件的市县探索开展县级国土资源科普基地命名建设工作。三是优化国土资源科普基地建设结构。让科技场馆类、资源保护类、科研实验类三种类型的国土资源科普基地发展更为均衡,并根据实际情况增加新的国土资源科普基地类型;平衡发展土地、地质矿产、地质环境与灾害各领域的国土资源科普基地,注重土地领域及综合性国土资源科普基地建设;逐步缩小各地区国土资源科普基地建设的差距,加大对贫困落后地区、西部地区、偏远山区国土资源科普基地建设的支持;四是建好国土资源科普基地网站,建设统一共享的数字化网络科普平台;五是开展已命名的国土资源科普基地的科学评估。2012年将对首批科普基地开展系统评估,对特别优秀的科普基地将给予适当奖励。六是加大科普培训工作。
来自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兵团)和中国地质调查局共约200多名代表参会。会议为第二批新命名的国土资源科普基地授牌。会上,专家介绍《国土资源科普基地建设指南》(讨论稿)、中国雷琼世界地质公园(海南海口)等4家单位进行大会经验交流、参会代表就《国土资源“十二五”科学技术普及行动纲要》等文件进行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