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应青岛所邀请,藉2011中国青岛蓝色经济发展国际高峰论坛在青召开之机,来自美国、法国、俄罗斯以及新西兰等国家的六位地质专家访问青岛所,并开展了一系列学术交流活动,与青岛所初步达成了相关领域项目合作意向。针对本次活动,青岛所认真筹划,积极行动,全所科研人员近200人次参加了相关学术交流活动。
美国地质调查局湿地研究中心副主任Matthew E. Andersen作学术报告,向与会科技人员详实介绍了美国密西西比河三角洲湿地环境监测的指导思想和运行情况。期间,青岛所与美国地调局湿地中心达成了“滨海湿地固碳功能探测技术与评价”项目有关温室气体排放监测的合作意向,一方面委派相关专家来青协助项目工作;并将积极协调美方研究资源,加快推进双方的深层次合作。
法国佩皮尼昂大学Serge Berne教授介绍了地中海大陆架钻探计划过程及其取得的主要成果,青岛所区域室、环境地质室分别就东海陆架第四纪沉积演化及大陆架科学钻探的相关问题进行了交流,并就进一步合作问题进行了讨论。
俄罗斯科学院地质研究所Igor Pospelov教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洲构造地质图委员会秘书长)报告中介绍了俄罗斯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的基本情况、主要科研方向和船舶装备情况,并对该所近年来在北极海域开展的调查项目情况及成果进行了介绍,与青岛所油气室、区域室相关人员进行了交流和讨论。俄罗斯远东工业大学Tatyana Selivanova教授和俄罗斯科学院远东分院Anatoly I. Obzhirov教授与水合物实验室、油气资源室相关科技人员探讨了在鄂霍次克海天然气水合物调查与研究的情况。
新西兰皇家科学院地质与核科学研究所海洋调查研究室主任Vaughan Stagpoole教授作了新西兰天然气水合物研究的相关学术报告,就水合物勘探、开发和利用等领域所关心的诸多问题展开交流讨论,初步探讨了双方合作的领域和方式以及人才交流等问题。
此次学术交流活动是青岛所在严格控制出国经费的情况下,采用“引进来”的方式开展的一项重要引智工作,通过这一系列学术交流的开展,加强了相互间的了解,并为进一步的合作和学术交流奠定了良好基础和明确方向,将对青岛所在滨海湿地研究、水合物资源调查与室内模拟以及大陆架钻探等相关研究领域具有重要借鉴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