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受中国地质调查局委托,中国地质调查局南京地调中心会同郑州市国土资源局组织专家对河南省地质调查院承担的“淮河流域(河南荥阳)严重缺水地区地下水勘查”项目进行野外验收评审,最终通过验收获得优秀级。
据了解,2010年入冬以来,我国北方多个省市遭遇了百年不遇的旱灾。其中河南省大部分地区连续130多天无有效降水,全省小麦受旱面积3000多万亩,山区及丘陵地区20多万人出现饮水困难,其中河南荥阳市几万群众遭遇严重饮水困难。为支援河南省抗旱,解决严重缺水区人畜饮水困难问题,中国地质调查局及时部署了“淮河流域严重缺水地区地下水勘查”项目。河南省地质调查院积极发挥公益性地质队伍开路先锋作用,为早日解难荥阳旱区群众饮水安全问题,主动承担了“淮河流域(河南荥阳)严重缺水地区地下水勘查”项目。此项目为“淮河流域严重缺水地区地下水勘查”的子项目,工作时限为2011—2011年。
河南省地调院专家介绍说,院领导班子高度重视“淮河流域(河南荥阳)严重缺水地区地下水勘查”这个项目,把它放到为党和政府解决民生问题的高度,选派优秀水文地质专家和技术人员迅速赶往荥阳市开展野外调查工作,先后开展了淮河流域(河南荥阳)严重缺水地区水文地质调查,掌握了地下水赋存规律和开发利用条件;编制了地下水开发利用区划,为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总结了勘查技术方法和找水经验。通过对工作区缺水地区的水文地质勘查,针对不同缺水类型提出了解决办法和措施,为缺水地区安全饮水工程提供科学方案。经过近一年艰苦细致的野外工作,2011年提交供水示范井31眼,总钻探工作量达8638.34m,成井深度8422.4m,成井率为100%,总出水量日出水28404m3,解决了荥阳市5万多人及7000多头大牲畜的安全饮水问题,可浇灌38300亩耕地,为旱区人民作出了积极贡献,受到了当地政府和群众的高度评价,为地质工作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于解决民生问题起到了示范作用。
专家组经过认真听取汇报,实地检查,一致通过验收,并认定该项目成果为优秀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