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1月13日 星期三

首页 > 新闻类 > 地调要闻

发展研究中心创先争优活动小结

发展研究中心创先争优活动小结

来源:发展研究中心 作者:赵琳 发布时间:2011-09-26

    自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发展研究中心党委高度重视,严格按照中央、部、局有关要求,扎实开展各项工作,在认真完成规定动作的基础上,自设主题,分解任务,设计抓手,强化载体,为创先争优活动的深入开展搭建了平台,取得了良好效果。

    一、自设主题,赋予创先争优活动具体内容

    发展研究中心从本单位的特点出发,在深刻领会上级规定主题“建设一流队伍,强化服务支撑”的基础上,把其分解为四个标题——推出大成果,服务上台阶,管理上层次,能力上档次。以此作为中心自己的主题,并对这四句话,分别赋予了具体内容,使班子成员、管理部门、战略研究部门、信息化部门和资料部门分别明确了各自的具体目标。

    第一,推出大成果,就是要在三年内,推出如下有影响力的阶段性成果或最终成果:如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成果;全国矿业权实地核查成果;地质矿产中长期发展战略及部署研究成果;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战略与规划研究成果;地质工作可持续发展体制机制研究成果;国家地质空间信息网格应用平台开发与应用;地质资料数字化;地质数据管理与服务平台建设;地学数据库更新维护;提升情报工作的影响力、出版一两部高质量情报专著;《中国地质》、《地质通报》两刊在保持中文核心期刊的同时,扩大影响力和知名度等。

    第二,服务上台阶,包括对政府,地勘行业和全社会的服务。地质资料服务:要兼顾传统服务,强化信息化服务,推进开发服务,实行应急服务,牵头集群服务;深化信息软件服务:要升级并推广地质调查数据采集系统和地质数据管理处理软件,保障地调局系统的电邮、通信、视频、办公等系统的安全高效;提升决策支撑:要加强管理支撑,做好专项支撑。

    第三,管理上层次。谋化未来,编制中心中长期发展规划;完善制度,强化制度执行,对中心的制度,要进行定期评估,不断完善;推进人事与分配改革,下放分配权限,强化激励约束;执行质量管理体系;完善管理机构,改善管理机制,划分业务板块,推进扁平化管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优化管理程序,提高工作效率;加强民主管理。

    第四,能力上档次。包括以下五种能力:学习能力、执行能力、创新能力、协作能力、廉洁能力。

    二、强化载体,带动创先争优活动向纵深发展

    围绕“推出大成果,服务上台阶,管理上层次,能力上档次”工作主题,发展研究中心党委不断强化载体,搭建平台,逐步带动创先争优活动向纵深发展。

    发挥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中心党委成立创先争优办公室,先后制定了《发展研究中心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实施方案》、《发展研究中心创先争优活动——推出大成果落实工作计划》、《发展研究中心2011年创先争优活动计划》等文件。按照方案和计划,2010年6月至今,逐步开展了创先争优动员大会、支部研讨、党员公开承诺、支部书记座谈、领导点评、“追忆 感知 奋进”主题实践活动、“三找四问三比”党性分析组织生活会、“强党性,忆党史,铭党恩,学先进”纪念建党90周年系列活动等十余项活动,不仅体现了中心特色,而且实现了从班子成员到党员干部、到一般职工的“全员参与”、“全体争创”。如今年,中心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七一”讲话精神,结合实际实行“四步走”,一是精心组织学习,提出了明确要求;二是邀请专家做辅导报告,加深了理解把握;三是“以人为本,建设一流队伍,强化服务支撑”为主题,开展了集中研讨;四是结合当前任务,盘点了主要工作。

    发挥工青妇组织的积极作用。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努力探寻党群共建创先争优的好方法,党委、团委、工会联合设计了“地质青年走在前,党政工青齐创优”党群共建创先争优实施方案,在部系统45个方案评选中被评为“十佳设计方案”,受到部表彰。组队参加了部“我为国土资源‘十二五’献一策”第二届青年论坛活动,获得了“优秀组织奖”、“青年才俊奖”两项荣誉。组织全体职工开展了“重走红军路”、“唱响红色歌曲”等活动,受到了党员职工的欢迎。这些活动的开展,对创先争优工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作用。培育、树立先进典型,开展评选表彰活动,召开先进典型汇报交流会,在国土资源部网站、国土资源报社、中国地质调查局网站上发表先进典型及活动情况等报道20余篇,营造“学习先进、崇尚先进、争当先进”的良好氛围。自2010年6月至今,中心有近20人次获得部、局、中心优秀党员和优秀党务工作者荣誉称号,有共7个党支部分别获得部、局、中心先进党支部称号;1人获中央国家机关优秀团干部,2人获部优秀团干部,2人获部优秀团员,1人获局优秀青年;1人获局优秀职工之友、1人获局优秀工会干部、1人获局工会积极分子;中心获部全国矿业权实地核查工作先进集体,3人获先进个人特别贡献奖,6人获先进个人突出贡献奖。先进典型的培树,较好地调动了党员干部立足岗位、创先争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发展研究中心创先争优工作稳步推进。

    三、设计抓手,推出创先争优活动丰硕成果

    发展研究中心围绕创先争优活动主题,精心设计抓手,以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推出大成果方面,全国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专项已完成预期目标,使一批老矿山焕发生机,平均延长服务年限约15年,稳定就业约60万人,新增资源量静态工业总产值达数万亿元。全国矿业权实地核查专项按期完成核查任务,全面查清了全国近15万个矿业权的现状,实地核查成果得到全面应用,为加强矿政管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受到了国土资源部的通报表扬。地质调查规划部署战略研究完成了《地质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总体方案》(建议稿)、《全国矿产资源勘查“十二五”规划》(建议稿)、《全国地质勘查成果通报及分析报告(2010年)》等方案草案的编制,提交了《中国地质调查发展战略研究》报告送审稿。缺煤省份煤炭资源调查评价和新疆能源矿产资源远景调查评价工作取得重要进展和发现,为我国找煤增添一大批新成果。出版了《我国地质矿产工作中长期发展战略与宏观部署研究》、《中国发展油页岩产业的可行性》、《我国地质工作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研究》、《世界找矿模型与矿产勘查》、《世界矿情•独联体卷》等专著。《中国地质》、《地质通报》两刊的影响因子在地质学类科技期刊群中排名第八和第十,在国土资源部主管的科技群中影响因子位居第一、第二的位置。

    服务上台阶方面,地质调查数据采集系统实现了地质调查从野外数据采集信息化、野外地质调查管理现代化、地质调查过程数字化和成果服务网络化。获国家发明专利一项,获计算机软件著作权4项。《数字地质调查系统操作指南》正式出版发行,培训人数约500人。研发了中国地质调查网格体系,完成了北京、天津等16个结点的部署;基本实现了北斗技术与中国地质调查信息网格的集成。国家地质数据库建设和维护工作完成了全国1:25万区域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建设,陆续更新全国矿产地、全国地质工作程度等数据库。重磁电数据处理与解释系统等软件得到广泛推广应用,总计推广528套,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北京)等8所高校建立了产学研合作,用户数已达1778个,覆盖了全国地勘系统及冶金、核工业、煤炭等行业共260多家单位。全球地质矿产信息系统建设目前已完成51个资源国家的建设;地质资料工作主动为“双保工程”提供服务,为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公司格尔木至库尔勒新建铁路选线工作提供地质资料服务,仅10天时间就提供总数据量达490GB的地质资料,为中铁一院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中铁一院专程上门致谢并赠送题为“创先模范,服务标兵”的锦旗。地质资料业务管理信息系统将于2011年9月上线运行,一期总系统将于2012年2月试运行。

    管理上层次方面,根据工作需要新增工作制度9项,重新修订补充工作制度11项,废止工作制度1项。经过不断补充完善制度,中心现有管理制度88项,覆盖了工作的方方面面。质量管理体系建设有序推进,通过了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使中心在规范管理方面迈上了新台阶。即将印发《发展研究中心十二年工作成果总结》,全面系统地总结了中心成立以来的业务成果和管理经验。正抓紧修改完善《发展研究中心中长期发展规划》,现已形成第10稿。

    能力上档次方面,根据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中心及时组织学习,结合实际开展研讨,促进了学习能力的提升。坚持召开工作例会,实行工作目标问责制,及时总结盘点工作进度和完成情况,促进了执行能力的提升。利用现代技术,借助网络办公平台,在项目论证、外协管理、预算执行月报、人才引进等诸多方面,积极推进工作方式方法创新,促进创新能力的提升。强化全局观念与整体意识,在立足本职工作的同时,主动进位,团结合作,促进协作能力的提升。切实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逐级签订了责任书,抓好制度的执行、监督和检查,认真开展了“两整治一改革”专项活动和风险点排查等工作,促进廉洁能力的提升。中心职工积极参加部“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科学化”创先争优征文比赛,近两年共有14篇论文获奖,其中7篇论文获1-3等奖,1篇论文入选《国土资源机关廉政专项阶段性成果汇编》。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做好创先争优的规定动作,继续完善工作抓手,继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完善党组织建设、队伍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和作风建设,增强职工党员意识、责任意识、大局意识,使我们的班子建设得到提升,使党组织建设得到提升,使党员干部和职工队伍建设得到提升,使业务建设得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