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显示南宁富硒土壤资源丰富
来源:国土资源报
作者:黄强
发布时间:2011-09-19
9月9日,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专家通过了《广西南宁地区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成果报告》的评审,该项目成果显示,南宁地区土壤环境总体良好,富硒土壤资源丰富,富硒农产品开发潜力巨大。
2006年,广西地质勘查总院承担项目后,首次在测区采用双层网格采取表层土壤(湖积物)、深层土壤样品,完成11000平方公里面积的采样,并分析54项指标数据共计192294个;按土壤类型、成土母质类型、土地利用类型、行政区等统计单元分别统计了土壤平均值、背景值等地球化学参数,提供了南宁地区不同成土母质土壤基准值,全面反映了区内现时段土壤(湖积物)地球化学特征。
项目组还编制了表层、深层土壤地球化学图108张,系统反映了区域地球化学场变化特征。并根据表层、深层土壤元素分布特征,划分了7个地球化学区、17个地球化学亚区;按照元素性质分别圈定了与环境质量或污染有关的异常、与农业有关的营养及有益元素异常、与矿产资源有关的异常、其他异常共四类土壤地球化学异常,并选择典型异常进行了查证,对异常元素的分布特征、成因来源及迁移方式、生态效应进行了初步研究;建立了包括样品地球化学分析数据表等24个表格、1:5万和1:25万采样布置图共79幅的信息数据库。
科研人员对区内土壤环境质量进行了全面评价,将工作区划分出10个土壤环境质量区、40个亚区,并对各(亚)区土壤环境质量特征、地质背景及成因进行了分析,对区内地球化学环境变化趋势进行了预测。同时,对作物营养及有益元素丰缺现状、绿色食品产地适宜性等进行了评价研究。全区共划分出2种以上营养及有益元素丰富区(带)4个,4种以上营养及有益元素丰富区(带)3个 ,优先发展绿色食品远景区10个,适宜发展远景区3个,为绿色食品产地布局规划提供了基础资料;项目组首次发现富硒土壤及富硒农产品,富硒土壤面积达7949平方公里;富硒农产品种类有水稻、玉米、木蓍等;划分出适宜开发的富硒土壤区6个,具有开发潜力区3个,面积达5560平方公里。
项目组在圈定表、深层土壤与矿产资源有关的元素异常及异常查证基础上,对异常找矿潜力进行了评价,主要矿产为堆积型一水铝土矿和高铁三水铝土矿,圈定了一个堆积型一水铝土矿找矿靶区和四个高铁三水铝土矿找矿靶区。
专家指出,这项成果报告对于南宁市改善和调控生态环境、保护和合理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制定农业经济区划和可持续发展规划将发挥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