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9月6~7日,南岭地区花岗岩与成矿学术研讨会在南京召开。会议由中国地质调查局和南京大学联合主办,武汉地调中心、南京地调中心、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和南京大学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共同承办。会议围绕花岗岩演化与成矿关系研究、成矿规律与找矿预测研究和矿产资源调查与深部找矿等三个主题开展研讨,王德滋、陈毓川、於崇文等院士专家做了学术报告,中国地质调查局李金发副局长、南京大学陈骏校长等出席会议。
李金发在讲话中指出,公益性地质工作在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中大有所为,重点是发挥好统筹部署、基础先行、科技引领、业务支撑的作用。他指出,国土资源大调查实施以来,南岭地区找矿成效显著,新发现芙蓉、锡田、魏家等一批大中型矿产地;同时,南岭地区找矿理论取得重大进展,在指导地质找矿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十二五”期间,中国地质调查局将充分发挥公益性工作基础先行作用,统筹部署南岭地区远景调查、勘查示范、矿山找矿、深部找矿和科技攻关等方面工作。他强调,南岭地区仍有一些重大基础和理论问题制约着找矿突破,要进一步发挥科技引领作用,切实推进产学研的相互结合,加快科研成果转化,加强科技攻关,提高矿产勘查技术水平,推进成果综合集成与转化应用。
会议期间,李金发副局长先后到南京地调中心、江苏省地质调查院和南京大学进行调研。
来自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调中心、南京地调中心、地调局发展研究中心、地科院资源所,湖 南、广东、广西、江西四省区国土资源厅、地勘局和地调院,有色地质调查中心,有色湖南局,南京大学、北京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山大学、东华理工大学等单位的90余位代表参加了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