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1月13日 星期三

首页 > 新闻类 > 地调要闻

我国与中亚五国地质矿产合作研讨会在西安召开

我国与中亚五国地质矿产合作研讨会在西安地质调查中心召开

来源:西安地调中心 作者:王鑫 发布时间:2011-09-07

    9月2日上午,“我国与中亚五国地质矿产合作研讨会”在西安地质调查中心召开。此次研讨会旨在贯彻落实国土资源部领导“加强与中亚五国地质矿产领域合作”的批示精神,推进我国与中亚五国在地质科学研究、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及矿产勘查等领域的务实合作。
    研讨会系统回顾、总结了中国与中亚五国在此前地质矿产领域合作的成果与存在的问题,共同讨论、研究了“十二五”期间与中亚五国地质矿产领域合作实施方案(草案)。
    国土资源部科技与国际合作司孙宝亮副司长在讲话中提出,要提高对中亚合作重要性的认识;要进一步完善方案,制定每个专项的方案,把工作落到实处;所有参与单位要团结协作,密切配合,互相帮助,互相支持,实现共赢。他强调,在与中亚五国地质矿产合作中一定要有“协作创新”的理念。
    国土资源部科技与国际合作司杨学军处长介绍了中亚合作实施方案的有关背景、主要内容及工作分工初步方案。方案显示,与中亚五国的合作将以互利共赢,优势互补;整合资源,统一部署;因地制宜,重点推进;科技先导,引进输入;服务企业,做好支撑为基本原则,以构建合作网络,营造有利环境;整合各方资源,优化资金配置;加强队伍建设,夯实合作基础;加强人才培养,搭建合作平台为保障措施,深入开展基础地质和资源评价领域矿产勘查和开发领域的工作。
    此前我国与周边国家合作编制的《中哈阿尔泰多金属矿带地质及成矿对比研究》、《中乌斑岩铜矿成矿条件对比与成矿远景区预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与中亚七国合作地质编图》、《中哈1:100万地质成矿图》以及编图面积约2500万平方公里的由中、俄、蒙、哈、韩五国合作编制的1:250万“亚洲中部及邻区地质图系”等一系列与中亚国家合作开展的地质矿产领域成果加快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向西开放的步伐、促进我国与中亚各国在矿产资源勘查与开发领域的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在合作过程中也存在着统筹协调亟待加强、信息服务相对滞后研究理念存在差异、专业人才储备不足等问题。
    中亚五国是指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等5个国家,出于欧亚大陆腹地,与我国山水相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及其周边国家和地区构成中亚成矿域的核心,是世界上石油、天然气、铀矿、煤炭等能源矿产重要富集区,也是金属矿产超大型矿床产出的集中区。特别是中亚及俄罗斯是世界上仅次于中东地区的石油天然气密集区,是世界上公认的21世纪全球最具开发潜力的能源宝库,有许多世界级的特大型矿床。这一地区丰富的资源和巨大的勘查开发潜力是我们在矿产资源领域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实施“走出去”战略的重要基础。总体而言,中亚五国地质工作程度较高,固体矿产资源和油气资源丰富,而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程度相对较低。近年来,我国与中亚国家在地质科学、地质调查和资源利用等领域的务实合作稳步推进,取得积极进展。
    此次研讨会是由国土资源部科技与国际合作司发起,地调局和中央地勘基金中心组织,西安地调中心承办。国土资源部科技与国际合作司、中国地质调查局、新疆自治区国土资源厅、中央地勘基金中心、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地质科学院、西安地质调查中心、新疆305项目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质矿产研究所等单位的主要领导参加了会议讨论并提出了部署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