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1月13日 星期三

首页 > 新闻类 > 地调要闻

地质力学所在吉尔吉斯天山开展联合野外地质考察

来源:地质力学所 发布时间:2011-08-30

    根据中吉双方2011年签署的合作协议,2011年7月20日至8月10日,地质力学研究所与吉尔吉斯斯坦国自然资源部地球物理考察队在吉尔吉斯天山开展了为期22天的野外地质考察。地质力学研究所王宗秀、陈正乐、韩淑琴研究员,肖伟峰博士和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余心起教授作为中方成员参加了此次联合考察。

    中方考察团成员参观了吉尔吉斯斯坦国自然资源部地球物理考察队、吉尔吉斯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比什凯克地质博物馆。在吉方专家带领下,考察团队对跨越北天山、中天山、南天山3个地质构造单元的路线进行了地质调查,并考察了库姆托尔金矿、塔尔德布拉克金矿、杰提姆铁矿等大型矿床。

    通过野外地质考察以及与吉方专家深入交流,考察团初步认为:1.吉尔吉斯划分的北天山、中天山、南天山三个构造单元与中国境内的北天山、中天山、南天山不能完全对应,两者之间存在诸多差别,吉尔吉斯北天山在中国境内没有相对应的地质构造单元;2.天山最重要边界断裂不是尼古拉耶夫线,而是阿特巴什断裂,后者可与中国的那拉提断裂连接,是天山最重要的板块缝合带,有变质、变形、岩浆、沉积等方面依据支持;3.在岩浆活动上,吉尔吉斯天山最重要的一期是加里东期岩浆活动,中国天山最重要的一期是海西期,岩浆时代的巨大差别是造成中吉天山成矿差异的重要因素。

    本次赴吉尔吉斯野外考察是地质力学所承担的地调项目“中吉天山成矿带成矿构造背景对比研究”的重要内容,项目将通过对中吉天山成矿带整体研究与典型矿床的精细解剖,查明中吉天山成矿带成矿地质背景、大地构造环境,研究成矿作用的物理化学条件、成矿时代、控矿因素和成矿机制;研究摸清成矿带及其成矿亚带在境内外的分布和对接问题,并针对性开展我国西南天山矿产资源潜力评价研究,指出找矿方向。项目组还将在2012年对吉尔吉斯西部和南部进行野外地质考察。

力学所考察团与吉尔吉斯物探队专家交流

在库姆托尔金矿考察

杰提姆铁矿考察途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