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地调院城调中心日前提交的《江西省万年神农源地质公园地质遗迹保护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对地质遗迹提出了保护方案。建议采取一系措施,加强对不可再生性地质遗迹自然奇观进行保护。该中心已连续两年为江西省万年神农源地质公园编制地质遗迹保护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神农源地质公园位于江西省万年县东部,北与乐平相邻,东与弋阳相连,由仙人洞、吊桶环景区与神农宫洞穴景区两大景区组成,面积61.7 km2。园内山清水秀,生态环境优良,不仅拥有优美的石林和典型的峰丛洼地等岩溶地貌景观,而且在仙人洞和吊桶环的洞穴堆积中还出土了大量的古人类文化遗物,是集地质、地貌、人文、自然生态为一身的自然景观,具有极高的美学欣赏价值、科普教育价值和很高的科学研究价值。
由于地质遗迹具有相对稀少性、不可再生性、不可复制性和不可移动性等特性,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保护已逐步被人们所认识,并深入人心。但是,由于神农源地质公园建设工作刚刚启动,仍然存在诸如地质公园规划须进一步完善、公园周边采矿区和废旧矿山的治理力度需进一步加大、地质灾害及其隐患调查有待展开、紧急事故处理体系需要建立、园内基础设施建设亟待更新等需要完善和解决的问题。
受江西省万年县神农源(仙人洞)风景名胜景区管理委员会委托,城调中心在收集、分析已有的地质遗迹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依据神农源地质遗迹发育类型、分布特点,结合地质公园规划目标要求,提出地质遗迹保护的建设性意见与建议,即:修编神农源地质公园地质遗迹保护与地质公园建设总体规划;实施神农源地质公园岩溶地质地貌遗迹保护工程;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及其隐患调查;进行岩溶地貌的形成条件、形成机理研究;建设景观展示等系列工程;修建地质博物馆;设置景区、景点标示说明牌;完善地质公园基础服务设施;建立地质灾害监测信息系统。这些意见与建议为园内生态地质环境综合治理和重要地质遗迹的工程治理提供了科学支撑,同时对地质遗迹的可持续开发利用,促进万年县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