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担“中国温泉之都”申报工作的重庆市地勘局南江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有关负责人称,重庆市委、市政府按照“政府主导、企业参与”的方针和“科学规划、有序开发、综合利用、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将温泉旅游产品的开发面向市场,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为减少浪费和损失,各开发企业根据水温、水量、水质,对地热水资源实行多功能、多梯级循环利用,发展多种开发利用模式,提高地热水资源利用率。
在温泉利用过程中,他们注重环境保护。环保部门加强地热尾水排放的监督管理,做到达标排放,防止污染热储层和周边生态环境。在抽样调查的20家温泉企业中,有15家建成或正在创建绿色饭店;有5家不同程度地采用循环经济模式;地质勘查部门、旅游协会和温泉开发企业正在努力开发和推广尾水综合利用技术。从抽样调查看,能源成本平均占营业收入的10.26%,低于我国星级饭店能源成本占营业收入15%的比重。经计算,2009年,重庆实际日利用地热水量为2.88万吨,创吨水效益168元。实际利用地热水量,相当于减排68761.74吨二氧化碳、489.92吨二氧化硫、172.91吨氮氧化物以及230.55吨悬浮质粉尘,可为国家节省年治理费用801.45万元。
重庆市结合扩大内需,积极研究新能源开发利用。为培育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新的经济增长点,该市的巴南区建立全市首个低碳产业园,充分利用地热水,减少用电量和碳排放,预计2015年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