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藻是古环境重建与古海面恢复等古环境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国内硅藻研究人员相对较少。近日,天津地质调查中心在渤海湾西岸利用硅藻重建古环境演化方面取得的研究成果填补了渤海湾西岸地区这一研究领域的空白。
天津地调中心的该项研究以渤海湾西部(天津岸段)潮间带-浅海区及相邻沿海平原为主要研究区域,通过多年来的不断研究探索,现已取得了两项重要成果。
第一,首次系统地研究了天津海域表层沉积硅藻的分布情况,查明了控制其分布的主要环境因素。通过对潮间带-浅海区表层沉积物95个站位样品的硅藻分析,明确了表层沉积硅藻组成、优势种及组合的分布特征,查明了它们与水深、盐度和底质沉积物粒径等环境因素的关系,建立了硅藻优势种及组合与环境控制因素的转换关系。
第二,建立了研究区硅藻-海洋影响曲线及硅藻古环境代用指标。在表层沉积硅藻研究的基础上,开展了钻孔岩心和牡蛎礁地层的实例研究,探讨了渤海湾西北部浅海区-沿海平原全新世古水深、盐度及海洋影响等地质环境的演变。由硅藻代用指标初步建立的区域海洋影响曲线显示,7000 年以来共记录了8次海洋影响增强时期,并将各次海洋影响增强期与区域气候变化及代表岸线停顿的贝壳堤发育年代建立了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