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1月13日 星期三

首页 > 新闻类 > 地调要闻

创新实施地下水监测工程技术

全国首例一孔18层地下水监测示范井通过验收

来源:环境监测院 作者:范宏喜 郭聪 发布时间:2011-06-07

   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承担的“北方主要平原盆地地下水动态调查评价综合研究”获得创新性成果。在北京市通州区部署的全国首例一孔多层地下水监测井在施工中采用了导砂管涡旋式泵送填料及双气囊止水分层抽水洗井等新工艺,实现了在一个井孔中同时对18个含水层的地下水位和水化学特征等进行有效监测的重大突破。6月1日,这眼一孔多层地下水监测示范井通过了专家的现场验收。

   为进一步完善北京市地下水监测网络系统,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依托“北方主要平原盆地地下水动态调查评价综合研究”项目,引进了加拿大斯伦贝谢水务公司研发的Westbay地下水分层监测系统,并联合北京市地质环境监测总站在通州区建设一孔多层地下水监测井示范工程。

   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总工程师李文鹏介绍说,Westbay地下水分层监测系统技术,是采用一根带有阀口的密闭检查管,使用阀口通过单一套管进入井孔的不同位置,以实现对多层地下水的有效监测。与以往常规的地下水监测孔比较,一孔多层地下水监测孔具有材料选取特殊,施工工艺复杂,建设工程难度大等特点。特别是在一个井孔中要同时监测18个含水层,还要保证各个含水层之间的地下水互不融通,这就要求填砾与止水位置必须准确。在这方面,我国采用导砂管涡旋式泵送填料及双气囊止水分层抽水洗井等新工艺,特别是在钻井过程中使用的由50%膨润土颗粒和50%粗砂组成的止水材料属于首创。与传统的粘土球相比,该材料具有隔水性好、不易软化、无毒、无嗅、不污染水质等优点,具有很高的推广价值。

   同时,在一孔多层地下水监测示范工程建设中,首次在国内使用了“直接推进(direct-push)”方法测量水平水流渗透系数在垂向上的分布;首次在国内建立了地下水三维反应溶质运移原位试验基地,为地下水污染物运移及地下水污染治理搭建了科研和教学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