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27日-28日,“海南岛生态地球化学调查”成果评审验收会议在海口召开。会议由中国地质调查局和海南省国土环境资源厅、海南省地质局组织,海南省地质调查院承办。中国地质调查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研与海南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屈建民出席并作重要讲话。国土资源部地勘司副司长李志勇到会指导,中国地质调查局总工室、基础调查部、武汉地质调查中心,海南省发改委、财政厅、农业厅、国土环境资源厅、地质局、旅游委等有关领导同志参加会议。
王研副局长指出,目前正值国土资源部在全国开展“高举两面旗帜实施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之际,也适逢海南大力建设国际旅游岛之时,这项围绕海南岛生态安全与土地质量的地质调查成果意义重大。结合“十二五”地质勘查工作规划,王研副局长提出四点建议。一是要高举两面旗帜,全力投入到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中来;二是要加强海南岛生态地球化学调查在土地管护与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成果开发与应用;三是要在初步摸清海南岛土地质量家底的基础上,做好海南岛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估、监测与预警等各项工作,有力支撑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建设工作;四是要选用优秀的中青年人才,提高地质调查成果水平。
2003年12月21日,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和海南省人民政府签署协议,合作开展海南岛生态地球化学调查。历时七年,期间全面完成了海南岛3.4万平方千米的生态地球化学调查,系统获得了海南岛土壤和浅海沉积物54项元素指标和地表水地球化学数据,构建了海南岛资源和环境信息的重要平台。
调查表明,海南岛土壤环境质量优良,84.7%的土壤为一类和二类土壤,三类和超三类土壤的分布主要与地质背景有关。98.1%的近岸海域沉积物环境质量优良。98.4%的地表水为三类或更优水质,适用于生活和工农业生产对水域的各类需求。
同时,海南岛生态地球化学调查成果获得了多领域的广泛应用。海南岛土地质量良好,AA级绿色食品种植面积占全岛35.2%,据此提出了区域生态农业和土地利用规划建议。首次发现海南岛富硒、富锗土壤与特色优质农产品,其中富硒土壤9545平方公里,仅定安县开发火山富硒香米,预期每年即可实现农业增收5亿元以上。圈定了多处矿产资源异常区和找矿远景区,其中昌江昌化、东方感城、万宁保定海三个锆钛砂矿远景区经后期勘查均已发现工业矿体,潜在资源价值达52亿元。
海南岛生态地球化学调查的丰硕成果得到了与会领导专家的高度肯定和赞赏,评为优秀级。专家组一致认为这项成果创新性的运用生态地球化学理论和方法技术,广泛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是一项具有地域特色的重要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