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1月13日 星期三

首页 > 新闻类 > 地调要闻

矿产资源研究所两项成果获国家发明专利

来源:矿产资源所 作者:徐丛荣 发布时间:2011-05-30
    近日,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杨建民研究员等3人研制的“一种遥感图像背景噪声减弱方法”和“蚀变遥感异常提取方法和系统”,这两项成果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国家发明专利授权公告。
    “一种遥感图像背景噪声减弱方法”: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云雾、植被等背景噪声覆盖下遥感图像中有用目标识别困难,不能实时观测的问题。是采用反演端元组分为核心方法,对遥感数据进行实时的去除或减弱背景噪声的处理,恢复被背景噪声掩盖下有用目标信息面貌的一种方法。该技术主要适用于常绿植被区的工程选址、道路识别;灾害领域中气候条件较差或植被覆盖区域的地震、滑坡等地质灾害实时检测;地质领域中的植被覆盖区、浅层戈壁、沙漠或薄云覆盖区的地质和矿产信息识别;军事领域中伪装隐蔽目标的识别、军事设施选址;浅水下目标识别和海域露油检测;薄冰雪下目标识别;戈壁沙漠区域暗河识别;第四纪地貌形态分析、土地监测等领域生产应用与研究。本技术已经在德兴斑岩铜矿、烂泥沟微细浸染型金矿与黔西北地区中低温热液铅锌矿床的遥感工作中进行了应用。
    “蚀变遥感异常提取方法和系统”:目的是对现有技术的一个改进,为遥感找矿异常分析和判别提出一种新的技术方法,能够解决已有蚀变遥感异常提取方法所获取的异常找矿没有针对性等问题。 是利用数学手段从遥感数据量化提取出来的用以表征与矿化相关的近矿蚀变岩石的信息。该技术使得采用矿床分类型蚀变遥感异常提取技术获取的异常分布范围小,减少了与找矿关系不大的“面积型”异常,对该类矿床的勘查针对性强,有利于更快更准的优选找矿靶区,对于矿产勘查工作可以起到节省时间、节约人力物力,事半功倍的作用。该方法在新疆东天山、东准噶尔、阿勒泰、西藏班公湖-怒江、华南等多个成矿带进行了应用,取得了明显的找矿效果,其中荒漠戈壁区和高寒山区效果最好。